浅议69例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docVIP

浅议69例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69例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浅议69例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瘘的护理技巧,总结内瘘护理经验。方法:对69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9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43-02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而动静脉内瘘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动静脉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2008年12月~2011年10月共收治了69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9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龄在16~80岁,平均4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0,多?肾5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3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1例,反流性肾病1例,红斑狼疮性肾病1例。69例均符合血液透析指证。内瘘使用1~5年,每周进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在200~290ml/min,每次透析时间4~5小时。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实行了动静脉吻合术,为端端吻合、侧侧吻合。手术方法为线缝内瘘和肽轮钉内瘘,术后3~4周应用,每周使用2~3次,每次透析时间4~5小时。 1.3血管选择:选择相对较直而又富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太小的血管不宜穿刺。 1.4穿刺点选择:动脉穿刺点应至少离开吻合2 cm(最好5 cm)以上,并且要求该段血管有较强的震颤感,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一般8 cm~10 cm以上,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动脉穿刺针应逆血流方向穿刺,静脉穿刺针顺血流方向,目的是减少再循环,穿刺点距上次进针点至少1 cm或选用钮扣法穿刺,忌用定点法穿刺。 1.5进针方法:作一般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20°,但内瘘血管管壁较厚,进针角度应在30°~40°。穿刺前先用食指指腹仔细探明血管走向、深浅及管壁厚度,消毒皮肤,扎上止血带,止血带松紧根据内瘘压力而定;左手拇指压住内瘘血管,并向后绷皮肤,使其固定,皮肤松驰者,同时用左手食指和右手中指分别绷紧血管两侧皮肤,使血管不易滚动,一般从血管右侧进入;血管壁硬者,从血管上方进针,且角度宜大,针头斜面已进入血管再平行进针少许。穿刺失败时,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再穿刺时,一定要压迫穿刺失败部位,避开血肿,选同一血管时,静脉穿刺点要选近心端再作穿刺。 1.6固定: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皮肤松驰者要用胶布作“y”字固定,以防针头滑脱,再用另一条胶布将穿刺针针管固定,防针头摆动,注意两条胶布要平衡,这样既起固定作用又美观,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固定。透析过程遇血流不足时,先停血泵,用手指触摸是否有针尖斜面贴于血管壁,如有应将斜面转向下或向侧面,更换胶布重新固定,不合作者穿刺时手臂要加以约束。 2结果 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摆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9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 3讨论 3.1术后早期护理:保持术侧肢体清洁、干燥,不要随意去掉包扎敷料、触摸伤口,以防感染,若发现渗血不止、疼痛难忍应及时就诊。尤其术后24 h内应密切观察,教会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如静脉侧能扪到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提示内瘘通畅,否则怀疑有血栓形成,应联系医生及时处理。躺下时保持术侧肢体垫高与水平线成30°,站立或坐姿时手臂应弯曲抬高至胸前,以利静脉回流,减少末梢浮肿。包扎敷料不可过紧,最好用弹力绷带,能扪到震颤为宜,禁止在术侧静脉注射、输液、抽血、测血压、提重物或佩戴过紧饰物,不能以手当枕头,尽量穿衣袖宽松衣服,避免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高凝患者遵嘱服用抗凝药,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促使内瘘尽快“成熟”,内瘘“成熟”指在动脉血流冲击下,内瘘静脉扩张和肥厚,一般需4周~6周。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每天用术侧手做握拳运动或捏橡皮球3次~4次,10 min/次;或在吻合口上方30 cm~40 cm处扎止血带或绑血压计袖带,轻轻加压到静脉中度扩张,15 min~20 min松开一次,3次/d;也可以每天热敷或将前臂浸入热水中15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