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儒家文化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小组成员:唐宁蓉 王婷婷 王亚萍 王 威 张永杰 孙 琦 高蕊蕊 徐蔡畅 徐鹏程 张辛未 林春信 索引: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传入日本 二、日本企业家的儒家文化情结 三、仁爱思想的经济价值 四、“忠”的思想的意义 五、“和”的思想与日本经济发展 六、儒家人伦思想与家族主义组织形式 儒家思想传入日本 1、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前,《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 2、“冠位十二阶” “十七条宪法” 3、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 4、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 大纪实: 701年制定的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开始孔祀 757年,诏全国每家必备《孝经》,奖励“孝子”、“贞妇”。 768年,敕称孔子为“文宣王” “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 南北朝时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德川幕府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儒学的“名分论”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方哲学,成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 藤原惺窝于1590年著《假名性理》,是最早用日文宣传宋儒“理性”的著作。后来受德川家康的召见,并为其讲授《大学》等儒经。 1599年著《四书五经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读《四书五经》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 藤原惺窝有门徒150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等都是日本著名朱子学家。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建秩序。 大纪实: 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理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林罗山以“天人相关”、“天人合一”的说教,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类社会的现存秩序,从而把社会的“上下贵贱之别”说成是合理的、永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到90年代间,东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为耀眼的恐怕就是从一片废墟到现代化经济大国的日本。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懂事长托马斯沃森说:“一个企业的基本哲学对成就所有的作用,是远远超过其技术和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发明创造和时机等因素所能起的作用的”。这里的哲学就是指企业的文化,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方略。而虽然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的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 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日本企业文化成为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首要原因。而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儒学色彩,儒家思想在日本企业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儒家思想传入日本 支持日本企业文化的有三大民族心理: 1: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 基于传统的生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这与他们骨子里的耻感文化有关,即依附于群体的特性 2:务实心理 亦基于传统生存的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幻梦式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 3、“忠”的心理 现代的日本人已把传统的效忠天皇、效忠国家这一民族价值观具体转化成对关系个人生存的企业的效忠。 儒家思想传入日本 每个成员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归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青春才华,他们往往自愿超时工作,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回报企业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因此节俭观念、重智意识、实用思想等也应运而生。然而这些并未形成理论体系,外来的儒家文化则恰好基本适应了这些思想,于是为日本人所接受并奉为真理。 日本管理哲学模式的思想文化渊源 日本管理哲学模式是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与近代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是中西文明结合的典范。 日本民族历来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自大化改新,日本全盘接受了中国盛唐时期的文化,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到明治维新,日本又引进了西方文明,走上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