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当前个人理财途径和其误区
浅谈当前个人理财途径和其误区 【摘要】本文从当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理财投资途径入手,具体分析了个人在理财过程中陷入的主要理财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个人理性理财。
【关键词】个人理财 理财途径 理财误区 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投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风险意识不足以及理财知识缺乏,造成收益不高或赔了本金。如何投资理财就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大问题,因此本文试对当前个人理财途径及其误区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个人的主要理财方式
随着人民收入的逐渐提高和投资理财观念也逐渐增强,各种金融机构纷纷进军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开疆拓土。当前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有:
(一)房地产投资
在现在的房控政策出台之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由个体消费为辅,集团或机构消费为主的情况。但是自从当前的房控政策出台后,个人投资买房在房产消费市场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一些居民在住房条件改善的同时把储存房产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
(二)国债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流动性强,风险小,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这样国债便成为我国居民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债要靠政府的行政摊派手段来发行,对于居民来说这是一种被动投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债的发行方式慢慢有了变化,其运作方式有原来的政府行政摊派转变到了靠市场来发行的方式,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热门方式。
(三)股票
股票投资也是当今我国居民非常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且是发展相对较晚但是发展之迅速的金融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以及股民的投资缺乏理性,股民对股市的驾驭还有很多路要走。自2004年至今,8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3牛5熊”的行情。以上证综指为例,上证综指从2004年的1492点起步,达到2262点位,其间最高至2007年的6124.04点,最低回落至2005年的988.23点,上演了一轮轮的悲喜行情。股民们完整感知了过山车般地刺激。
(四)保险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我国的保费收入已从2003年底的0.4万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2万亿元。将保险作为一种理财渠道,主要是看中的是保险的财务安全保障功能。一个不考虑财务安全的家庭,如何奢望财务自由?我们目前要做的,还是如何屏蔽不当销售对“保险”这个圣洁产品的玷污。
(五)基金
基金是收益和风险比较均衡的一种金融理财工具,适合有资金且敢于承受一定风险,但又没有闲暇时间进行分析或没有证券投资经验的投资者。由于基金的收益和风险比较均衡,因此成为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工具。
(六)银行理财产品
2004年9月,以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为标志无论短期是是非非,银行理财产品事实上实现了几何级增长:从2004年的年发行量76只,发展到2011年的1.6万只。同时银行积极发挥理财超市职能,在自身开发理财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打出理财服务牌吸引投资。
上述的投资渠道是人们最常见和最常接触到的投资理财方式,可是由于当前整体理财环境的不完善、不稳定、不健全,这导致居民的资金由储蓄向投资理财转化变得无比艰难。
二、个人在理财过程中陷入的主要理财误区
个人理财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不少投资者认为自己的理财投资很合理,并没有出现投资亏损,其实一些投资误区正悄然吞吃着你的资金。接下来和大家主要分析一下投资理财的四个主要误区。
(一)股市投资盲目追涨杀跌
追涨杀跌作为一种操作手法,是在第一时间抓住趋势起点进行趋势投资的方法之一。但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如果陷于盲目、频繁操作,则可能存在一定投资风险,属于异常交易的,还将被监管部门重点监控。股市上有种典型的“羊群效应”,那便是跟风炒股,不仅会增加资本市场风险,而且极易出现投资失误从而导致资金被套牢。许多投资专家认为投资无所收益最大的根源在于盲目追涨杀跌。”买在高位卖在低位”,股票涨了跟风补仓,股票回调便清仓,这样不仅错过了获益机会,还付出了不少的交易成本,想获取收益只能是难上加难。
(二)投资基金只看排名
许多基民在购买基金时一味的跟着排名走,却没有意识到排行榜表现的是过去的基金投资业绩,而基民所购买的基金属于未来。殊不知,去年“前十强”就可能沦为今年的“后十弱”,从而导致基金投资遭遇失败,难以取得投资收益。2011年的基金走势便是一个真实的例证。根据好买基金统计,2011年,股票型基金无一获得正收益,平均跌幅为25.02%,跑输大盘3.3个百分点;指数型基金略好于股票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下跌21.95%。
(三)对保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