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荒野意象与《红字》中男性角色.doc

浅谈荒野意象与《红字》中男性角色.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荒野意象与《红字》中男性角色

浅谈荒野意象与《红字》中男性角色   摘 要:霍桑是善用象征手法的大师,除了红字A本身,《红字》中对荒野的描述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霍桑对荒野的认知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深深的清教烙印。本文选取奇林沃思与迪梅斯戴尔两位男性角色,重点剖析霍桑如何用荒野塑造其性格、心理和行为。 关键词:荒野;森林;象征;奇林沃思;迪梅斯戴尔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76-02 浪漫主义从18世纪末延续到内战爆发,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作为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的纳撒尼尔,重点剖析霍桑如何用荒野塑造两位男主人公奇林沃思与迪梅斯戴尔的性格、心理和行为。 一 驯服大自然和荒野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渴望,但在美国文化中,其含义则颇为特殊。美国有别于其他国家,始终处于和自然的共生中。“自然――尚不算特别令人生厌――在美国意味着荒野”(Miller 204)。带着对荒野某种意义上的敌视,美国人不断地开强拓土,在新大陆刚刚建立之初,荒野未知、神秘而危险,人们迫切希望消灭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文明社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魅力和价值。霍桑生活在新大陆最初移民两个世纪后,清教徒已将荒野变为肥沃的农田和美丽的城市。很多最初神秘莫测的事物逐渐为人所了解,人们看待世界的观点也更加乐观。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30到1850年间达到高潮。与清教对自然极端的敌视完全相反,爱默生、梭罗这些超验主义者认为世界充满美好没有邪恶。尽管如此,清教对美国文学有着深远而不可磨灭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再是一系列的教义,而成为一种精神状态,演变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霍桑有别于超验主义者,仍保留了清教徒本色。虽然他对清教徒的顽固、偏执和残酷持批判态度,但是他的小说仍有着深深的清教烙印。《红字》中犯了通奸罪的爱侣无法获得超道德的自由。对他而言荒野仍旧黑暗而荒凉,同时象征了人类黑暗而未被驯化的心灵。“对霍桑和清教徒而言,不论从字面还是从比喻的角度,文化和荒野间都横亘着可怕的鸿沟。”而清教和浪漫主义倾向之间的紧张状态是霍桑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一,霍桑的写作倾向清教主义,但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代,他的作品必然会反映时代精神,又从某种意义上批判了这种精神。因此,“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森林与荒野意象被赋予了善恶对立的二元意义,体现了作者对于荒野的矛盾心态”。《红字》中的荒野包罗万象,善恶、同情、敌视、无邪、罪恶、个性、自由……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无人能知其全部涵义。霍桑将荒野的典型代表――森林塑造的能够理解人类情感和心境,并且具有预见性。 二 郝思特的丈夫罗杰然科学家的典型性格特征。奇林沃思与波儿同属一类角色,都是极具象征和寓意的。正如剖析波儿可以更好地了解郝思特,剖析奇林沃思同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迪梅斯戴尔。波儿和奇林沃思从不同的角度象征了对法律的破坏。 在《红字》中,奇林沃思与荒野多方位直接关联。他来到新英格兰这个被荒野覆盖的新世界只为获得新的自我;在一度消失后,他于郝思特站在行刑台上接受审判的当天从森林中与一个印第安酋长结伴走来,并学会了许多印第安人的医药知识。奇林沃思熟谙从野蛮人那里学来的长在林间的一切药草,甚至比他从欧洲大学中学到的更多。这位上了年纪的炼金术士带着荒野中的某些东西进了城,像印第安人那样采集有毒的野草制药。镇民最初非常欢迎他,把他视为迪梅斯戴尔的同伴和拯救者,到了第九章《医生》结尾处他们已经开始怀疑他的医学知识学自巫师,用邪门歪道把人治好,“他实验室的火是从下界取来的,要用阴间的燃料点燃;所以,可以料到,他的面相因为烟熏火燎而变得黯淡无光了”。因此他从最初的“平静、沉思,很有学者的样子”到日益丑陋邪恶,简直是“恶魔的代理人”。 霍桑还用了丑陋的植物比喻揭示奇林沃思畸形的脾性,异常的花草以及难看的植物喻示道德的邪恶并且常和奇林沃思联系在一起。残疾、矮小、丑陋,他每走一步足以令野草枯萎。太阳似乎也不照在他的身上而是形成了“一圈不祥的影子与他那畸形的身子相随”。他总是和龙葵、山茱萸、天仙子这类的邪恶草木联系在一起;总是摆弄长在坟墓外的“黝黑松软的叶子”,并认为这种草“是从死者的心里长出来的”。 如果说波儿还没有成人,那么奇林沃思已经不能算人类了,在迪梅斯戴尔死后他迅速的“成了一副空架子,全瘪了,几乎从世人眼前消失了,好像连根拔起的野草曝晒在太阳下一样”。失去了复仇的对象,他别无选择只有死亡。总的来说,花草以及光影色彩的比喻刻画了奇林沃思作为主要罪人的罪恶。 三 阿瑟 在十八章《一片阳光》中,虚弱的牧师受到郝思特的鼓舞,在森林中重新焕发出活力。森林是道德的荒野,人们可以为所欲为,郝思特在林中建议三人逃离清教社会、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