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想观众和理想状态-影视戏剧观众接受心态研究.doc

理想观众和理想状态-影视戏剧观众接受心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想观众和理想状态-影视戏剧观众接受心态研究

理想观众和理想状态:影视戏剧观众接受心态研究   摘 要:作为戏剧影视作品欣赏主体的观众,他们在接受与阐释戏剧影视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或深陷到剧情与内容之中,或醉心于明星与类型剧的追逐,或执著于形式与概念的阐释等等。“理想观众”的状态是影视剧作最佳接受状态,是戏剧影视作品最希望拥有的观众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当下观众的现实状态。 关键词:理想观众 审美心态 期待视域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电视剧创作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编号:GDT1220)阶段性成果之一 按照年龄、性别、学历、地域等不同的分类标准,观众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但从接受心理的角度,根据观众在欣赏文艺作品时与作品本身的互动关系,观众与文本的互动会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与特点,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根据缪勒“分享者”与“旁观者”两种类型。 他说:“观众把自己与一个接一个的剧中人等同起来时,就完全关注与实际体会戏剧情感,而看不到剧的艺术的一面,看不到它的全貌、对照、比例、节奏、和谐等等,一句话,看不到它的美。”[1]55朱光潜认为这是一个分享型观众的鲜明特征,这类观众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戏剧作品中去,跟随着剧中人物或戏剧整体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达到一种忘我的欣赏状态;在谈到旁观型观众时,朱光潜则认为这一类型的观众“明白舞台上演的是什么,也很欣赏,但是他们却不会忘掉自己,不会在生动的构想中进入剧中人物的生命活动。” [1]56这类观众有着非常冷静的欣赏心态,他们对戏剧“怎样”成为戏剧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戏剧在讲些什么的兴趣。 一、影视戏剧观众中的“分享者” 从朱先生的观点出发,我们还会发现在“分享者”与“旁观者”这两种接受特点内部仍存在着“分享”与“旁观 ”程度的不同。前者在大体上说,可以分为单纯分享者与偏执分享者两类。“分享”特征方面,一部分观众观看戏剧影视作品的目的相对单纯,他们的最主要目的是希望看到一个好故事。在目的的驱动下,他们会配合故事的讲述,逐步进入剧情,并从作品的叙事中获取自己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认知,在“看戏”这一审美活动结束后,更多是对剧情的回味与读解,并不关注或主动挖掘作品的深层意义。“看戏”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文化消费活动,并不会在一次单纯的消费活动中为自己设定特定的目的,也不会在一次单纯的消费活动之后追求意义的生成,一次消费活动的结束则意味着下一次消费活动的开始,我们可以将这一类观众称为“单纯的分享者”;后者即“偏执分享者”则对作品的内容超常关注,或因为剧情的跌宕起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因为剧情发展不符个人预期对作品极为不满。接受美学学者尧斯的期待视域命题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详细的解读:“接受者的心理并不是一种真空,而是早就有了一种预置结构。这种预置结构由明明暗暗的记忆、情感积聚而成,与作品的结构相撞击。”[2]31预置结构与作品结构相撞击的结果可能造成期待视域的突破以获得新的审美经验,也可能使观众囿于预置结构的规定,无法理解作品结构。这便造成了一种“无效观赏”――观众的预期目的没有在观看过程中得到满足,作品的主旨也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比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播至“水泊梁上全伙受招安”时部分观众的义愤填膺,甚至有观众怒砸电视机的表现。再如央视2010年播出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结局中,老大并没有与梅好走到一起,部分观众对此结局不满给电视台写信要求更换结局等。与其说这种分享者分不清虚构与现实的区别,不如说他们将影视剧作当做自己愿望达成的一个渠道,当愿望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合理的满足时,他们便会对剧情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指摘。过分关注剧情内容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过于沉溺于剧情而模糊了现实与假定的现实,我们将这种分享者观众称为“偏执的分享者”。 二、影视戏剧观众中的“旁观者” “分享者”更关注剧情与内容本身,“旁观者”却将目光延伸至剧情之外,一类旁观者对文艺作品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兴趣爱好――对作品类别的喜好或者对作品创作者的兴趣。比如,无论是韩剧迷还是美剧迷,因为长期观看这一类作品,自然地接受了此类作品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剧情开展方面的特点,其自身的“预置结构”与作品结构有相当的契合度,在接受理解作品之余,很多美剧、韩剧爱好者还自觉地开始传播美剧与韩剧,成为了“受―传”者角色,但在接受其他类型的作品时却往往会出现很多障碍,这也是由于对特定类型作品的喜好造成的审美经验的排他性过强。再比如,“粉丝”群体对特定影视戏剧创作者的兴趣也会影响他们对文艺作品的接受效果,他们对演员、导演本人的关注要大大强于对作品本身的关注,与其说他们被作品本身所打动,不如说他们被明星所打动、被自己对明星的“忠诚”所自我打动。以美剧迷、韩剧迷为代表的以作品类别为兴趣取向的观众具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