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生态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伦春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生态探究

鄂伦春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生态探究   摘 要:鄂伦春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而对其生态进行系统化研究,则对于其繁荣发展,既具有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实践参考意义。本文从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简析、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历史、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现状三大理论层面,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鄂伦春;民族;说唱;艺术;生态;历史;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38-02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说唱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文化积淀丰厚。而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鄂伦春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为此本文专门对此进行系统化研究,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研究,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 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简析 要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进行系统化研究,首先就必须对鄂伦春的传统说唱艺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解读。 (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概况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摩苏昆”,又分为用悲调说唱的“摩如苏昆”和用喜调说唱的“乌伦恩沁”两种。“由一人说唱,唱一段说一段,说说唱唱,散文与韵文相结合。一般都是长篇为多,但也有中短篇的。”另一种是“萨满调”,原为巫师给人看病时的说唱,后演变为“融诗、歌、乐、舞、说、术六种表演方式。”“似说唱,节奏鲜明,乐句不多,多用鼓伴奏。”说唱形式为萨满为主,众人随和。 (二)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思想内容丰富。其一是反映、歌颂鄂伦春民族英雄的,例如“摩苏昆”中的《英雄格帕尔》、《布提哈莫日根》、《波尔卡内莫日根》、《薇丽彦和英沙布》等。这些作品都反映鄂伦春猎人与魔鬼作斗争,最终以智取胜的故事,具有民族史诗性质。其二是反映爱情的,特别是以“逃婚”为题材者居多,表现出鄂伦春人反封建、反压迫的愿望和意志,以及对幸福和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例如“摩苏昆”中的《婕兰和库善》、《诺努兰》、《特尔根吐求亲记》等。其三是反映鄂伦春人社会生活与劳动生活的,例如“摩苏昆”中的《库巴列》、《雅林觉罕和额勒黑汗》等。其四是表现祈求平安康泰的,例如“萨满调”的大部分作品。其五是以动植物传说为题材,歌颂大自然的,例如“摩苏昆”中的《磨石山》、《大青山和小青山》、《鹿的传说》、《罂粟花的来历》、《姑都堪与雅都堪――姊妹山的传说》等。 (三)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美学特征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美学特征。在唱词方面,使用鄂伦春本民族语言,并且口语化,通俗易懂,易于传唱。并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双关、对偶、反复、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在音乐上,“摩苏昆”采用本民族民间曲调[库雅若调]作为固定曲调,旋律简单,但优美流畅,结构简朴,极富说唱性。“萨满调”的音域和旋律则分两种:一种是音域较窄、旋律平稳的级进式咏诵调;另一种是音域较宽、旋律起伏的咏叹调。 二、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历史 所谓“生态”,指的是事物生态发展的状态,它受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而生态环境又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历史,正与鄂伦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建国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鄂伦春民族面临恶劣的北方高寒地带和深山老林的自然环境,并饱受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军阀的压迫,尤其是从1931年到1945年,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迫害与凌辱,其文化发展受到严重摧残,故使得该民族传统的说唱艺术屡遭破坏,濒临灭绝的边缘。 众所周知,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既属于民族艺术,又属于民间艺术,纯系“草根文化”,既非主流文化,又非物质文化,其传承全凭民间口口相传,长期属于自生自灭状态。 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勇敢顽强的鄂伦春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生态环境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守住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也守住了自己本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的血脉,终于使它们没能消亡,这是鄂伦春人民之幸,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幸。 三、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现状 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进行生态研究的重点,是对其生态现状的研究,这也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必然选择。 这种现状研究,应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依据,并由此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辨。 建国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