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力学模拟题.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力学模拟题

第三部分 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看岩土部分 岩石部分不用看)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模拟考试试题 (考卷1) 一 名词解释(10×1.5=15分) 1 压缩模量;2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3 超固结比;4 固结度;5 应力路径; 6 常规设计;7 倾斜;8 桩侧负摩阻力;9 群桩效应;10 最优含水量 二 填空(10×1=10分) 1 地基中某点的总应力等于 与附加应力之和。 2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是土中孔隙水压力消散和 相应增长的过程。 3 地基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总沉降包括 、固结沉降和 。 4 对于饱和土,各向等压条件下的孔隙压力系数B等于 ;对于干土,B等于 5 同一挡土墙,产生被动土压力时的墙体位移量S1与产生主动土压力时的墙体位移量S2的大小关系是 。 6 无粘性土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坡角与土的内摩擦角的关系是 。 7 对一定宽度的刚性基础,控制基础构造高度的指标是 。 8 砌体承重结构建筑物地基的变形特征是 。 9 打入桩的入土深度应按所设计的桩端标高和 两方面控制。 10 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断面合理的 和宽度。 三 简答(7×5=35分) 1 简述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2 简述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3 简述传统的和规范推荐的两种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的异同点。 4 说明地基荷载公式中参数的含义? 5简述桩基设计内容。 6 地基处理的目的何在?有哪些处理方法? 7反映土的三相比例关系的基本试验指标为土粒比重、土的含水量、土的密度,分析说明为什么在、、已知情况下,其它三相比例指标便可确定? 四 计算题(40分) 1 取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土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对同样的土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得有效抗剪强度指标,。求该土样在不固结不排水剪切破坏时的有效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10分) 2 已知某挡土墙高度,地基为足够坚实的砂砾土,挡土墙基底水平,地基土对基底的摩擦系数为,墙背直立、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墙后填土的重度、内摩擦角为、粘聚力为。除土压力外,该挡土墙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按重力式墙设计,初步确定墙顶宽度,墙底宽度,计算说明此断面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抗滑移安全系数取1.3,抗倾覆安全系数取1.6,墙身容重取)(15分) 3 某一墙下条形基础,顶面作用于垂直荷载。地基表层土为耕植土,厚度,重度;第二层为粉土,厚度,饱和重度,按原位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第三层为淤泥质土,厚度,饱和重度,按原位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地下水位埋深,基础埋深,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粉土;淤泥质土;扩散角) (15分)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模拟考试试题答案 (考卷1) 一 名词解释 压缩模量: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地基沉降计算时考虑变形的深度。 超固结比: 天然土层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的自重应力之比。 固结度:地基在某一时刻的固结沉降与最终的固结沉降之比。 应力路径:在应力坐标图中表示应力状态变化的应力点移动轨迹。 常规设计:在基础设计时,既不遵循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变形协调条件,也不考虑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这种简化设计称为常规设计。 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桩侧负摩阻力:桩身周围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产生于桩侧的向下摩阻力。 群桩效应: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其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单桩有显著差别,此现象称为群桩效应。 10最优含水量: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 二 填空 1自重应力; 2有效应力; 3瞬时沉降,次固结沉降; 4 1,0; 5 S1>S2; 6 =; 7宽高比的允许值; 8局部倾斜; 9贯入度; 10厚度。 三 简答 1 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基本条件: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基础沉降不超过允许值;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 附加应力随深度扩散;在离基础底面不同深度处各个水平面上的竖向附加应力,以基底中心点下轴线处的附加应力为最大,随距中轴线逾远逾小;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沿垂线的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逾向下逾小;横向附加应力影响范围较竖向附加应力浅;附加剪应力最大值出现于荷载边缘。 3 相同点:都以压缩仪测得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对地基分层线性化后进行沉降计算,计算原理相同;若沉降计算深度相同,则两法的繁简程度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