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常见病害诊断与防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常见病害诊断与防治

鱼类常见病害诊断与防治 当阳市农业110 一、鱼类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病原生物 理化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 敌害生物 (一)病原生物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鱼蛭等)几大类。 其中病毒和细菌是引起重大流行病的主要原因。患病的动物机体、水体和水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生物。即使是健康的动物机体也会带有这种或那种病原生物。 (二)导致疾病的理化环境因子 主要包括水温突然大幅度改变;水体的pH低于5或高于9.5;溶氧过低;氨氮浓度过高;缺乏必要的营养要素;有毒工业废水和含农药的农用水可能流入水体等。 (三)敌害生物 指吞噬或危害鱼类的生物,如老鼠、水蛇、水鸟、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青泥苔等。 养殖水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种或那种病原生物。在病原生物存在的情况下,疾病发生与否,疾病发生后病情的轻重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质的好坏和动物机体的抗病力。如果水质清新,动物机体健壮,即使病原生物存在也很少发生疾病。 二、鱼类病害诊断的步骤与方法 1、了解发病鱼类的各种异常表现 首先,要了解发病的缓急程度,确定是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疾病。 急性疾病的特征是死亡率在短时期内出现高峰 慢性疾病则在较长时间内死亡高峰不明显。 其次,了解发病鱼类表现出的异常活动。 如:跳跃、狂游、旋转、呼吸困难、与水中固体物摩擦、不吃食物等。 2、了解水体环境状况 水源情况、水温及天气情况、水色、水鸟的多少 3、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一是了解苗种来源和入池、入箱前的处理情况。苗种来源不一致,规格和体质就相差大,不利于饲养管理,易发生疾病流行。苗种入池、入箱前不消毒也易导致疾病发生。 二是了解放养密度和投饵施肥情况。一般密度过高易造成疾病流行,不科学的投饵施肥也易造成疾病流行。 4、掌握鱼病发生规律 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养殖环境,不同的养殖阶段,鱼病的发生规律都不相同。特别是鱼病的的发生与养殖环境密切相关。 5、检查病鱼 选择刚死或活的患病机体进行检查,主要观察体表和体内的症状,检查各种大型病原体。原则是由体表到体内,先目检,后显微镜检查。有经验的养殖人员从病鱼的外观可以确诊出鱼病的类型。 6、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情况,对照鱼类常见病害防治彩色图解(或方法)进行诊断,并参照防治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措施除使用药物外,还应包括环境改良剂的使用和不合理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的改进。 三、鱼类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病毒性疾病 1、草鱼出血病 [病原]? 草鱼呼肠孤病毒 [病状与诊断] 病鱼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呈现斑点或块状充血。病情重者全身肌肉呈红色,鳃丝出血或苍白色,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 [流行与危害]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地区。 流行季节在6月下旬到9月底,特别是7月中旬到9月上旬,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时最为流行,水温25摄氏度以下,病情逐渐缓解。2.4厘米左右的夏花草鱼可发病,但严重程度稍有下降。当年草鱼死亡率一般在30%~50%,最高可达60%~80%,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和巨大损失。 [预防与治疗] 发病后很难治疗,应加强预防。 预防方法:一是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二是苗种放养前用有机碘消毒剂(如:威力碘)浸泡消毒。三是养殖过程中投喂复方中草药(如:鱼康宁Ⅲ号,100克/20公斤饲料)。 治疗方法:外用泼洒二氧化氯或强氯精粉等含氯消毒剂(如:克菌灵或克毒灵,0.2~0.4克/立方米水体),同时内服消炎抗菌灵和肝肠宝等中草药制剂。 (二)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败血病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细菌 [症状] 体内外广泛充血和出血,部分鱼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有腹水,肝、脾、肾肿大。 [危害] 细菌性败血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流行病。此病流行季节长,从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温在9~36℃时暴发流行,尤以水温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鲫、鳊、鲂、鲢、鳙、鲮等多种淡水鱼类都可暴发流行此病。 [防治] 预防方法:一是注射疫苗;二是苗种放养前用有机碘消毒剂(如:威力碘)浸泡消毒。三是养殖过程中投喂鱼康宁Ⅲ号或肝肠宝。治疗方法:外用泼洒二氧化氯或强氯精粉等含氯消毒剂(如:克菌灵或克毒灵),同时内服消炎抗菌灵和肝肠宝等中草药制剂。 2、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杆菌 [病状与诊断] 发病初期鱼头部的色素逐渐加深,直至呈黑色,离群缓慢独行。病鱼腹部膨大,鳞片易脱落,肛门和整条肠管充血红肿;剖开肠道内无食物,肠腔年中含有许多黄色粘液,肠轻易拉断。 [流行与危害] 此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3~10月。草、青鱼最易得此病,尤其是当年草鱼和1龄青鱼最易感染,加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