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干传统加工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化.doc

龙眼干传统加工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眼干传统加工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化

龙眼干传统加工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化 龙眼干又称桂圆干,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营养滋补品,在我国各地均有很大的消费市场。相比龙眼鲜果,龙眼干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运输方便,可扩大销售范围,龙眼干可以制作成各种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增加果农收入。龙眼干的制作过程是将热气不断通过龙眼鲜果,并进行不同温度段控制,使鲜果所含水分大量蒸发,最后形成龙眼干。传统的龙眼烘烤技术是以木材作为燃料,提供热能,本项目研究采用煤块最为燃料同时结合现代设备仪器(温度表、鼓风机),将传统作坊技术,提高为工业化生产。 一、制作过程及控制要点 原料选择→剪果→除杂→清洗→过摇(磨皮)→烘焙→分级→再焙→包装。  1、原料选择。焙干用的龙眼,以果大、皮稍厚、肉质厚,制干后摇动不响,肉有皱纹的品种最佳,如龙眼东璧、八一早、松风本、福眼、立东本、水南等品种优质鲜果用于制干品。  2、剪果。原料进厂后用果剪逐粒从果穗剪下,留果梗长约1.5毫米,不要剪太深,以防果壳破裂。  3、除杂。清除病虫果、裂果、小果。 4、清洗。果实装入竹篓中,浸入清水3~4分钟,洗除果面灰尘等脏物。 5、过摇(磨皮)。将浸湿的鲜果倒入特制的摇沙擦皮电动摇揉机。每笼约装果60公斤。每箩龙眼加入细沙2公斤,摇动时间约6~7分钟,使果实在笼中不断滚动,互相磨擦,将果皮磨去一层,使皮面光滑,增加透性,易于焙干,果实烘干后外观呈黄褐色,比较美观。没有经过磨皮的龙眼烘干后果皮呈黑褐色。 6、烘焙。龙眼过摇后,将果实倒入焙灶上进行初焙。焙灶用粘土、木条、竹屏筑成,灶面长260cm、宽260 cm,放置鲜龙眼厚度25 cm,前后平行。燃料用无烟煤,鼓风机吸入热气。  果实倒入焙灶后,用木耙耙平,每个焙灶一次可焙龙眼1500公斤。上焙灶后,初焙温度可高些,控制在80℃,隔12h左右翻焙一次(当炉顶部最热处果实外壳变硬时)。然后温度降到60℃,时间8h,第二次翻焙,温度降到55℃,时间4h,第三次翻焙,降到50℃,时间4h,出焙灶。 7、分级。龙眼干的分级,分特泡AAA,果径2.70厘米;大泡AA,果径2.5-2.6厘米;中泡A,果径2.3-2.4厘米;小泡C,果径2.1-2.30厘米。 8、再焙。温度50℃,时间4h,出焙灶,放于不麻袋冷却至室温。 9、包装。将不同等级的龙眼进行包装。 二、干燥标准及质量要求  干燥标准:果壳用手轻压能平断,果肉干爽呈赤褐色,发亮、有皱纹,果核用牙咬易裂开,断面呈草木灰色。  质量要求:同等级桂圆要干爽均匀,果蒂完整,外形光滑,果肉无焦味、无霉变、无虫蛀,破壳率不超过5%。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