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黑木耳落叶松林下种植技术研究报告.doc

高寒地区黑木耳落叶松林下种植技术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寒地区黑木耳落叶松林下种植技术研究报告

高寒地区黑木耳落叶松林下种植技术研究报告 摘要:本项目主要研究了内蒙古东部高寒地区落叶松林下种植黑木耳的技术特点及仿生态栽培标准化生产工艺体系。通过调查分析,反复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黑木耳菌种培养、培养基制作规范;黑木耳林下仿生态种植规范;黑木耳病虫害防治规范;黑木耳产品加工技术规范;黑木耳栽培袋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及黑木耳生产设施标准。保证高寒地区林下种植黑木耳产品质量已达到天然生长黑木耳的质量等级。 关键词:高寒地区,黑木耳种植,仿生态,标准化体系,规范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高寒地区根河市为典型代表,通过研究落叶松林下种植黑木耳技术规范,及其产品加工、技术规范等,确立高寒地区落叶松林下黑木耳种植标准化体系,实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同时提高黑木耳生产水平。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在农民分散型生产的基础上向企业型发展;由手工落后型向工业化生产方向发展。 1.2研究意义 该项目通过验收实施后,多年来生产选育出的优良菌种结合天然落叶松林下地摆栽培黑木耳技术推广,能够极大地促进黑木耳袋用料栽培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林区、农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解决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途径。 本项目实施有利于高寒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区特色经济。项目承受单位,从实际出发,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大力发展高寒地区特色经济,打造“黑木耳绿色品牌”,“特色品牌”和规模效益。 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国内存在的问题 2.1国内外研究概况 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就有采食黑木耳的习惯,并在长期的采食和利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黑木耳由野生逐步发展为人工栽培。 50年代,我国林区的一些菇农栽培黑木耳采用砍伐树木堆放在落叶多,生有杂草的潮湿树林中,让野生黑木耳的孢子随风飘来,自然接种。这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产量低,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20世纪70年代初,黑木耳生产出现了一次革命,湖北省一些地方人们仿照日本栽培香菇的纯菌丝段木栽培方法,在黑木耳栽培上获得成功,使黑木耳产量上升,生产周期缩短2~3年,这种以消耗森林木材资源种植黑木耳,换取经济效益,除了造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外,还消耗森林资源,使许多林业工人无业可就,加重了林区的经济负担。20世纪80年代末又出现了节约木材,提高产量的黑木耳袋用料栽培法。袋料栽培黑木耳就是利用木材加工副产品——木屑农作物秸秆及酿造工业的废料作为栽培的原料,既可以不用段木种植黑木耳,又可以使黑木耳的产量达到比用木材更高的产量,品质与段木所产的黑木耳一样[7]。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林区可用于袋料栽培黑木耳资源丰富,这类资源多属于农林废物,处于无用状态。用这部分资源栽培黑木耳,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不但可以使无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使森林资源及环境得到保护。 黑木耳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之一,世界黑木耳产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2010年已达68万,中国年产量为48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4%[6]。中国的其他食用菌(包括:双孢菇、香菇、平菇、银耳等)年产量为800万t,总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茶居第6位[2]。我国黑木耳产品除满足国内人们需求外,还远销日本及东亚各国,近年来逐步扩大到西欧、北美,声誉卓著。发展黑木耳生产,对扩大对外贸易,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2.2国内存在问题 我国半个世纪的黑木耳生产发展,在品种、技术上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生产设施和生产工艺依旧处于简陋、落后的状况,经济效益较低,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我国食用菌产业基本上是个体农户,规模小、条件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较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6]。据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6万t提高到2010年的800万t,名列世界前列。虽然我国食用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质量却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6],2002年,我国向日本出口一批黑木耳干制品,经日本国进出口食品安检,发现农药造成有毒物质残留超标,向中国海关提出退货,并限定3年内不准进口中国的黑木耳制品。这一事件说明,我国一些食用菌种植户在黑木耳生产过程中光注意产量,根本不注意黑木耳质量安全,把本是天然无公害产品却因人为因素如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农药造成有毒物质残留,使生产出来的黑木耳产品不符合安全食品的要求,导致市场丧失。目前,为了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规模效益,与世界市场接轨,在我国现已颁布实施的食用菌标准中,只有一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3个,地方标准有16个[3];这些标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鉴于上述概况,为我国开创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局面,今后我们应该加大这几方面工作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树立长远发展战略,积极引导扶持。规范菌种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