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抑.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抑

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抑 01 压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孩子遇到挫折、疾病,或者灾难的时候,为了减轻痛苦,也会像成人一样,会不自觉地将这些遭遇强压在内心深处,已达到回避“伤口”,最终忘掉的效果。这种心理调试,就是称之为“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 但是,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原因在于,这种压抑虽然可以减轻痛苦,但是,这种减轻只是暂时的。它会无意识地暂时尘封于人内心,但是,它却会在内心发酵、膨胀,到一定的临界点,这种压抑就会爆发出来。它会无意识地支配着你的意识,指挥着你的行动。或者抑郁成疾,或者令人疯狂……新一轮痛苦将会加倍而至。 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疾病,或者灾难时,家长应当设法阻止压抑。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释放”。 02 压抑来自于压力 压抑不仅来自于挫折、疾病或者灾难,还来自于来自于压力。压抑不过是面对压力时的一种心理调节,防御性的调节,即心理防御机制。 压力是指个体在生理上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使人不愉快、甚至感到痛苦,因而带来身体的不适及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孩子长期处在压力中,渐渐的郁积起来,会变得压抑,轻的会出现心悸,腹痛,易疲劳,记忆力减退,严重的会出现思维混乱、变态,自虐甚至自杀或伤害别人等行为。 1、孩子总是面临学习成绩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学校里,老师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时间,搞好学习,尤其是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在家里,家长一面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一面喋喋不休的唠叨:你要好好学啊,如果中考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将来只能拾垃圾、扫大街。这一切让很多孩子认为学习好,上大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惟一途径。心里就会感到紧张、压抑。 小玉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女孩,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平时,活泼可爱的小玉喜欢听流行歌曲,喜欢和邻居家的小妹妹玩娃娃,喜欢对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可是上初三后,妈妈发现小玉象变了一个人一样,成天郁郁寡欢,把心爱的mp3锁进了抽屉,把娃娃束之高阁,变得不爱说话了,经常叹气。看着女儿的变化,妈妈急了。跑到学校里和老师沟通,才知道上了初三,大考小测验接连不断,孩子产生了心理压力。 2、社会环境也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孩子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需要认识自我,更需要得到正面的评价和指导。可生活环境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被接纳也是造成压力的原因。比如,现在中考高考后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和崇拜,使得学生对可望不可及的现实所刺激,不断变得失望、沮丧和压抑,比如媒体上对减肥整容的大肆宣传,也会构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如:自己比别人胖,或者长得不帅、不漂亮,或者家里贫穷等等,孩子就会担心被同学嘲笑和议论,同学们会因某人有某些“缺陷”而排挤他。外在的压力造成孩子内在的自卑,愧不如人,不愿意见人,甚至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辍学在家。 3、家庭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孩子殷切的希望,就是无言的压力。有一位学生就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感到很累,尽管每次考试出来的成绩还算可以,可是总害怕考不好,让妈妈失望,我现在满脑子里都是想着学习、考试、成绩,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好像看到妈妈期待的目光,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看到妈妈失望的表情”。面对孩子的压力,我们大多数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下面几个场景—— 孩子刚打开电视,正上演动画片,孩子笑了,妈妈上前就关了电视,说,现在你还有闲心看电视,赶紧去看书,孩子的笑容消失了;吃完晚饭,女儿对妈妈说:“我来洗碗。”妈妈连忙把碗夺过来:“你快去写作业,只要你学习好,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孝顺”;饭桌上,爸爸对儿子说:“你妈妈下岗,咱们家里很困难,我们节衣缩食的供养你,你可不要令我们失望啊!” 03 释放,是缓解心理压抑的有效方法 释放,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缓解心理压抑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宣泄。宣泄是压抑释放最重要的手段。宣泄有多种方法,如向人倾诉、聊天、说笑话、心理咨询、打电话、自言自语、吼叫、呼喊、大笑、大哭等,进行体育活动,或玩某种游戏,写心绪日记、抒情诗词等等。遇事劝别人不要哭,不要闹,显然是错误的,违背了宣泄原理。 只有这样宣泄过了,内心的痛苦得到释放,心里会觉得好受了,这样才不会将痛苦压抑到心底里,从而消除了心理隐患。 转移。在宣泄的基础上,转移情绪,会收到平复心情的好结果。所为转移,就是对于遭遇痛苦时的情景的改变。 心境的转移。在遭遇痛苦时,可以采取做运动、听音乐、看电视等方法,转移当时的心境,起到一定的冲淡和抵消的作用。但是,心境的转移不等于迁怒。心理学中有个“踢猫效应”,如果一个男人在工作中有了压力,心情不好,回家冲妻子发脾气;妻子受到影响,自然心里烦恼,看到儿子淘气玩耍,毫不犹豫的给了儿子两巴掌;儿子眼泪汪汪,无处发泄,恰好看到一只老猫优哉游哉地走过,上去就是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