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投资讲稿(第3章)
《国际投资》授课题目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课次 第4-5次授课方式讲授课时安排第6-7教学周,共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2.熟悉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行为理论3.掌握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的理论教学重点及难点提示:教学重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的理论 教学难点:几种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克斯1933年发表一篇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揭开了国际学术界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序幕。纳克斯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是由于各国间利率水平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而产生利率差的原因又是因为各国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诱因”会打破原来的供求关系,从而优惠是利率发生逆向变动,利率和资本的循环往复变动,国际资本的动态平衡最终造成了国际资本不断地流动。40年代以后麦克道格尔和肯普,在纳克斯资本收益率差别引起的资本流动的理论的基础上,用几何图形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发生及其福利效果,这一资本流动理论在当时颇具影响,但它仅仅使用几何图形诠释了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共性的东西,所以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资本流动理论时间虽然在后,但离国际直接投资更远。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公司迅速崛起和规模的的不断增大,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受到发达国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不只从利率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直接投资,而且开始强调产业活动、技术创新、市场动态和产品的差异等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独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便应运而生,形成了学派众多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二节 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一)垄断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斯蒂芬·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第一次论证了外国直接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资产投资,从开创了一外商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新的研究领域。(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垄断优势一般有以下几种: 1.技术优势 2.资本筹集优势 3.规模经济优势 4.管理优势 5.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三)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完善1.约翰逊于1970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公司的效率与福利意义》的论文,他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来自企业对知识产权资产使用的控制。2.凯夫斯于1871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的论文,他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产品的差异性。3.尼克博克于197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寡占反应与跨国公司》的论文,他认为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由寡占行业少数几家寡占公司在同一时期进行的,在这种结构或市场中,每一个大企业的都占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其中的任何一家企业的行为,都会影响其它几家大企业,因此寡头企业的行为具有相互的依赖性,这也叫寡占反应行为。(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这一研究领域,还突破了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分析模式,提出了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垄断优势理论为后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的研究基础是战后美国制造业少数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部门的境外直接投资活动,他强调的是现有的技术和资金实力,探讨的问题不仅是局部的而且是静态的,它并没有深入研究企业如何才能具备垄断优势,因此该理论缺乏动态分析。此外,垄断优势理论还带有很强是绝对性,它特别强调拥有对外直接投资的进行者是少数寡头企业,但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垄断优势理论对此显得束手无策。二、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一)内部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所谓跨国公司一般理论所提出和形成的理论,它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垄断优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内部化定理,1937年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就在一篇题为《企业的性质》的论文中,就探讨了在市场交易中发生的交易成本问题,他把市场成本分为寻找和确定何时贸易价格的活动成本、确定合同签约人的责任成本、接受这种合同的风险成本和从事市场贸易所支付的交易成本。他认为企业的内部化组织则是一种低成本有效的生产联系方式,当企业的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就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