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 CH0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感器技术 CH09

* 同学们好! * 光纤:光导纤维,70年代发展新兴光电材料 —— 光电子学领域 光纤传感技术: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光纤传感器 外界因素 光纤传输光波量 外界因素:压力、温度、电场、磁场 光波量:光强、相位、频率、偏振态 Optical fiber sensor * 特点: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抗电磁干扰、 耐腐蚀、绝缘性好、光路可弯曲、遥测 —— 可测量70多个物理量 —— 多学科性:纤维光学、光电技术、弹性 力学、电磁学、电子技术、微机应用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光纤传感器基础 第二节 光纤传感器的调制技术 第三节 光纤传感器应用举例 * §9-1 光纤传感器基础 一、光纤的结构 涂敷层:硅铜、丙烯酸盐 —— 增加机械强度 塑料套管:保护、不同颜色 —— 区分 多层介质结构 的对称圆柱体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纤芯: 、掺杂( ) —— 提高光折射率、 直径 5 ~ 75 um 包层: 、掺杂( ) —— 降低光折射率、100 ~ 200um * 二、光纤波导原理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临界角 全反射 * 三、光纤的特性 1、数值孔径NA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 光纤接收光的范围 NA —— 光纤集光性能参数,石英光纤 0.2 ~ 0.4 光线由 的空气介质射入纤芯实现全反射: * 2、损耗 吸收损耗:光能→热能,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不同 散射损耗:光纤材料不均匀、几何尺寸缺陷引起 瑞利散射、光纤弯曲 3、色散 光纤内传输的光脉冲,由于光波的群速度不同而出现 光脉冲展宽现象。 —— 信号脉冲畸形,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带宽 ——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多模色散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 四、光纤分类 1、阶跃型 折射率分布 中心光线:轴线传播 通过轴线的子午光线: 锯齿形轨迹 2、梯度型 折射率分布 聚焦作用 传播轨迹:类似 正弦波 ——自聚焦光纤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五、光纤传感器基本原理及类型 组成:光纤、光源、光探测器 传光型:非功能型 / 多模光纤(传输更多光量) 传感型:功能型 / 单模光纤(被测对象调制光纤特性) 1、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调制器 光 纤:传输光波、多模光纤、不连续(入射、出射光纤) 调制器:敏感元件、被测量作用下光路遮断、光穿透率变化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 光纤:“传” —— 传输光波 “感” —— 外界作用下光学特性变化 光纤连续 2、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特点:(1)传光性好、损耗小 (2)频带宽、超高速测量 (3)灵敏度、线性好 (4)非接触、非破坏性、远距测量 (5)体积小、重量轻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 §9-2 光纤传感器的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将一携带信息的信号叠加到载波光波上 ——光在调制区与外界被测量的相互作用 ——光纤对外界参数有一定效应 光纤传感器的核心:光被外界参数的调制原理—— 机理 强度调制 相位调制 频率调制 偏振调制 波长调制 调制器 Modulation technique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一、强度调制 ——被测对象引起载波光强变化 强度调制 特点:技术简单、可靠、价格低、商品化 1、小的线(角)位移外调制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发射光纤:不动 接收光纤:横向、纵向位移或转动 传光、2 ~ 3 m m *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入射、出射光纤:相同的单模光纤 功率耦合系数 —— 径向位移 —— 光纤中的光斑尺寸 测量范围:10 内位移 m m * 反射式: 测量反射光强度,确定物体位置变化 光纤束 遮光式: 光闸 2、微弯损耗光强调制 模态理论:垂直于光纤轴线的应力使光纤弯曲时,传输 光部分折射到光纤包层中,不产生全反射, 纤芯中光强发生变化。 测量外界力:重力、应力、加速度等 传感器技术——第九章 * 微弯光纤压力传感器 两块波形板:变形器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