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简支梁桥建设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x

某高速公路简支梁桥建设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高速公路简支梁桥建设结构设计毕业论文1 尺寸拟定与方案比选1.1 工程背景及使用要求1.1.1 工程背景介绍设计背景: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为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路基全宽28米,半幅桥梁宽12.60米,两侧采用刚性护栏宽度各0.5米,不设人行道;桥面铺装采用5cm沥青混凝土+9cmC25混凝土垫层;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桥梁主梁混凝土采用C50,预应力钢束采用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度钢绞线。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台,桩柱式桥墩,桩基础。1.1.2 工程使用要求大桥必须遵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使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美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 设计荷载:公路-I级;(2) 设计速度:100 km/h(双向四车道);(3) 桥梁全长:5×30m(每跨T梁长30米);(4) 桥面宽度:11m,横向布置为0.5m(防撞护栏)+1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5) 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6) 通航等级:无。 (7)地震烈度 ;7级1.2 方案比选1.2.1 方案比选下表列出了3种方案,简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美观、安全和适用的性能,通过对三种桥型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设计计算。表1.1 方案比选表方案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二设计方案三桥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美观性全桥线条简洁明快,与周围环境协调好,因此,桥型美观。桥梁的线型简单单调,但也不缺乏这特有的简单之美。桥型美观,气势宏伟,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安全性1. 选用作为引桥的桥型,桥跨度合适,采用箱形断面,刚度大,施工安全;2. 桥梁本身构造简单,现浇施工,整体刚度好;3. 桥梁的运营养护成本在后期较低。1. T形截面,制造简单,接头也方便,常用跨径7.5-20m,预应力混凝土则为20-50m。2. 施工采用吊装施工,需要一定的吊装设备以保证工期;1.全桥跨度适中用技术先进 的悬臂浇筑法施工能安全的建成,且在施工过程中不需大量施工支架和临时设备,故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工期较短;2.全桥后期营运养护费用少;3.行车平顺舒适。适用性1.跨径为3×30米,与河道的适应性好; 2. 建筑高度小,外形简单且久用不衰;3. 桥面平顺,行车舒适性较好。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最大跨径为50米;2.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合理,装配式结构,节约大量模板,缩短了工期,使用广泛。3.横隔梁保证各根主梁相互结成主体,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1.中孔主跨跨越主航道,与航道适应性好,通航净空大,防撞要求低;2.河床压缩少,有利于汛期泄洪;3.全桥采用三跨一联的连续刚构,故只在两岸桥台处各有一伸缩缝。1.2.2 预应力混凝土T梁介绍(1) 构造布置当跨径超过20m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我国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标准设计有25,30,35,40 m四种。主梁梁距通常在1.5~2.2m之间。横隔梁在装配式T形梁中起着保证各根主梁相互连成整体的作用;它的刚度愈大,桥梁的整体性愈好,在荷载作用下各主梁就能更好地协同工作。然而,设置横隔梁使主梁模板工作稍趋复杂,横隔梁的焊接接头又往往要在设于桥下专门的工作架上进行,施工比较麻烦。实践证明,对于简支梁桥,一般在跨中,四分点,支点处各设一道横隔梁就可满足要求。(2) 主要尺寸/qiaoliang/duojiaocai/bridge/text/chp03/3_1_242a.htm主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是1/15~1/25之间,跨径大,取偏小值;肋厚14~16cm,在接近梁的两端的区段内,为满足抗剪强度和预应力束筋布置锚具的需要,将肋厚逐渐扩展加厚。梁高:我国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标准设计有25,30,35,40m四种,其梁高分别为1.25~1.45,1.65~1.75,2.00,2.30m。标准设计中高跨比值约为1/17~1/20,其主梁高度主要取决于活载标准,主梁间距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通常其高跨比在1/15~1/25左右。主梁高度如不受建筑高度限制,高跨比宜取偏大值。增大梁高,只增加腹板高度,混凝土数量增加不多,但可以节省钢筋用量,往往比较经济。肋厚:预应力混凝土,由于预应力和弯起束筋的作用,肋中的主拉应力较小,肋板厚度一般都由构造决定。原则上应满足束筋保护层的要求,并力求模板简单便于浇筑。国外对现浇梁的腹板没有预应力管道时最小厚度为200mm,纵向或竖向管道的腹板需要300mm,既有纵向又有竖向管道的腹板需要380mm。对于高度超过2400mm的梁,这些尺寸尚应增加,以减少混凝土浇筑困难,装配式梁的腹板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能小于165mm。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