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 - 砂矿(金属矿产)地质.doc
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目??? 次
?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矿产勘查工作
4.2? 勘查各阶段要求
5?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划分
5.2? 勘查工程间距
5.3? 勘查控制程度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6.1? 地形及工程测量
6.2? 地质填图
6.3? 物理物探
6.4? 探矿工程
6.5? 样品采集、淘洗(加工)、重砂(化学)分析
6.6? 矿砂选矿加工技术试验采样
6.7? 岩石、矿砂物理技术性能测定
6.8? 地质编录、综合整理
6.9? 应用新技术
7? 可行性评价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9.1? 工业指标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3? 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9.4? 矿体圈定与外圈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可行性评价工作
B.1? 概略研究
B.2? 预可行性研究
B.3? 可行性研究
B.4? 资质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重砂矿物分离质量要求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采掘船开采主要开采技术条件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固体矿产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划分及工作要求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
F.1? 用地质统计学法确定矿产勘查的工程间距
F.2? SD法确定矿产勘查工程间距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勘查类型划分和工程间距
附录H(资料性附录) 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标准
附录I(资料性附录) 特高品位确定标准
附录J(资料性附录) 一般工业指标
附录K(资料性附录)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附录L(资料性附录) 砂矿成因类型及形态类型
L.1? 砂矿成因类型
L.2? 砂矿形态类型
?
DZ/T 0208—2002
?
?
前??? 言
?
?
本标准是将原单矿种的或在金属矿产勘探(查)规范中有关砂矿勘查部分经修订编制的。修订后技术内容的重要改变如下:
标准名称为《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不包含第四系中残坡积锰矿和滨海金属矿产砂矿。
增加了预查、普查与详查三个地质勘查阶段。
增加了可行性评价。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原各金属矿种地质勘探(查)规范中的有关砂矿勘查和勘探的规定。
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中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茵、徐忠禄、游恒河、宾德智、王扬德、胡俊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
DZ/T 0208—2002
?
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除滨海砂矿以外的金属矿产(贵金属、锡、钛铁矿、金红石、稀有金属、稀土等)砂矿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研究程度、控制要求、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其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矿产砂矿勘查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验收、评审、认定矿产勘查地质报告。同时适用于矿业权转让、筹资、融资、股票上市活动中的评估矿产资源/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 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砂矿勘查的最终目的是为正确评价砂矿矿床,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必须的地质资料,藉以减少矿山企业的投资风险。根据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将金属矿产砂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
3.2? 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3.3 ?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做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4? 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