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中的比》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
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法,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
师:这两个同学是在比较张老师和同学年龄的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比较的是张老师和同学年龄的倍数关系,用除法来计算。
师:其实啊,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用除法计算的关系叫做相除关系。看来,如果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它们的相差关系,也可以比较它们的相除关系。
〖点评: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比较老师和同学年龄间的关系,是孩子们身边的、熟悉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巧妙的唤醒了学生的知识经验,为顺利引出比埋下伏笔。〗
2.揭示课题,目标导学。
师:同学们,生活中像这样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现象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学习“生活中的比”。想一想,这节课,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点评: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一)情境一1、
生1:我发现A变成B,长和宽同时缩小了2倍。
生2:我发现A变成D,长和宽同时扩大了2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相像的两张照片长和长之间的倍数关系,宽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发现了它们间的倍数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我们再来看看,A变成C,长怎样变化?宽怎样变化?
生:长缩小2倍,宽扩大2倍。
师:A变成E呢?
生:长扩大2倍,宽缩小2倍。
师:变化的方向不一样,所以它们就不像。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观察单张照片,这三张相像的照片长和宽的倍数关系又能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说明它们比较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照片A,长是宽的几倍,我们可以怎样列式?(相机板书6÷4=1.5。)B呢?D呢?(相机板书除法算式。)
师:你惊喜的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张相像的照片长都是宽的1.5倍。
师:那宽和长之间的关系又有没有相同点呢?请你赶快列式算一算吧。
生口答宽和长之间的倍数关系的除法算式,师相机板书。
师: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张相像的照片宽都是长的 。
师:同学们,瞧,通过计算单张照片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也发现了A、B、D这三张相像照片长宽倍数间的相同点,再一次用数说明了他们相像的原因。为我们的探索成功鼓掌吧。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做出跟A相像的照片吗?能做出多少?只要符合什么条件?
〖点评:探究照片相像的原因,是让学生感知同类量间的相除关系。对于照片为什么相像,学生并没有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中采取了导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两张照片长与长、宽与宽的相同倍数关系,学生自己能发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而对于单张照片长和宽之间存在的相同倍数关系,由于学生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学生无法发现,教师在此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情境二、三:速度和单价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生活中这样两组信息:(课件出示)
师:1.认识比的意义速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你认为比号表示什么?十七世纪,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 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把除号中的小短线去掉,。③相机介绍比值的计算方法。你会计算比值了吗?那好,谁来说说这几个比的比值怎样计算?(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口答,并适时追问比值的含义。)
完整板书:6 : 4 = 6 ÷ 4 = = 1.5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点评:比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没有采用直接告诉的形式,而是鼓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文本去了解发现,使课堂动静交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对比小结。
师:师:多有礼貌的孩子。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生2:我们小组通过观察6:4=6÷4= =1.5发现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和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除数,分数中分母,比值就相当于商和分数值。
师:你们小组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概括,真了不起。
生3:我们小组发现除法可以看成是被除数和除数的比,分数可以看成是分子和分母的比。
师: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音乐鉴赏》《舞动心弦——舞蹈音乐》 第四课时.pptx VIP
- 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养ppt模板.pptx VIP
- 反渗透纳滤组合工艺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预浓缩.pdf VIP
- 超声成像系统数字扫描变换器(参考).pptx VIP
- JTG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df VIP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配合.ppt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