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PPT 演示.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PPT 演示

学 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土木0804 姓 名: 学 号:0812106993 指导教师: 题目: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招待所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招待所 建设单位: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招待所 建设场地:郑州市中原区人民路与秦岭路交叉路口。 建设规模:建筑体型为T形,东西方向长61.18m,南北方向44.4m,总建筑面积约为6599m2,主体结构5层框架。 0︵0 建筑设计主要内容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 部分建筑细部设计 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 房间组成布置:单人间、双人间、双人套间、会议室、办公室、厕所、咖啡厅、休息室等。建筑平面图 门、窗:门厅采用旋转门3600×2400、主要房间门900×2100、厕所门800×2100、管井门700×2100、办公室门1200×2100、厨房门1800×2100,窗户统一采用1500mm×1800mm。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楼梯间尺寸3.0m×6.0m。楼梯设置4部,各区端部各一部。中央区楼梯、电梯各一部,电梯间尺寸3.0m×4.8m。 柱距为3.0m和4.2m,跨度分别为:6m。 墙:外墙240mm普通砖,内墙24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室内厕所为180mm加气混凝土空心砖。 墙面:竖向的窗间墙用竖向线条连接,窗户周围砌砖外凸50mm;横向分层线凹进墙体20mm;墙面颜色褐色涂料,横向分隔线条用黄色涂料,窗间墙用灰色涂料。正立面图 层高:底层3.9m,其余3.0m,共5层。 女儿墙:高1.24m。1-1剖面 主要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类别:本设计属于框架结构,7度设防,高度小于30m,所以为三级框架。 防震缝宽度:宽度为90mm。 后浇带:缝宽1000mm;加强筋间距300mm,深入板两边各500mm。 抗震概念设计:强剪弱弯,加强柱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局部加强。 部分建筑细部设计 勒脚:采用大理石贴面,高度为900mm。 散水:宽度取1000mm,排水坡度取5% 女儿墙:高度1000m,每2-3m设构造柱,顶部设压顶。 顶棚装修:格栅式吊项。 建筑防火设计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四个防火分区。 1、该建筑设计四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内部设防火卷帘。 2、除底层以外,上部各层楼梯间独立布置,并设置防火门。 建筑平面图 1、单人间:17.26㎡。 2、双人间:23.7㎡ 正立面图 1-1剖面 结构设计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结构平面图的布置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横向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横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及内力计算 内力组合与调整 梁、板、柱及楼梯配筋 地基基础设计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框架梁:b×h=250mm×600mm 走道梁:b×h=250mm×400mm 次 梁: b×h=250mm×400mm 柱 : b×h=500mm×500mm 板 :现浇板厚取120mm。雨棚前端板厚70mm,根部板厚100mm。 1、一~五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恒载+0.5×楼面活载。 2、屋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恒载+0.5×楼面雪载。 一榀框架重量: 层次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总重 重量(KN) 1075.81 987.18 987.18 987.18 1464.02 5501.37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横向框架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计算梁、柱的线刚度:D值法。 2、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顶点位移法。 3、水平力作用的内力计算:底部剪力法。 内力组合与调整 本框架考虑了五种内力组合: 1、 1.2恒+1.4活; 2、 1.2恒+1.4风, 3、 1.2恒+0.9×1.4(活+风), 4、 1.35恒+0.7×1.4活 5、 1.2(恒+0.5活)+1.3水平地震。 地基基础设计 设计资料 : 序 号 岩土分类 土 层深 度 (M) 厚度范围 (M) 地基承载力 (kpa) 桩端阻力 (kpa) 桩周摩擦力 (kpa) 1 耕表土 0. 0—1.1 1.1 2 粉 砂 1.1—2.0 0.9 90 15 3 粉 土 2.0—5.3 3.3 120 23 4 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