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在意象思维方法中的引领研究-开题报告.docVIP

儿童美术教育在意象思维方法中的引领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过这次在成都市锦里小学的美术教师实习经历,我一方面感受到了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课不再是“豆芽课”。另一方面也发现现在儿童美术模式化、成人化、雷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儿童时期的学习是生活化的学习,儿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绘画语言。然而儿童的绘画潜能需要在教育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开发出来。我认为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技巧掌握的娴熟程度与否,不是掌握任课老师个人特色的风格技巧,不是在既定的大纲下按部就班完成作业。而是尽可能地在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调动他们每个人独特的视觉经验和生活感悟的基础上,充分保护和发展孩子们的意象思维,不仅能让他们创作出独具特色又充满个人智慧的艺术作品,还会对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意象思维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意象思维就是用某种具体形象来说明某种抽象观念,艺术一点说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被创造成一种寄托主观情思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它富于灵感,带有跳跃性和创造性。意象思维在我国远古时期就已产生,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特别是文学艺术中表现和运用最为突出。面对当今扑面而来的海量视觉信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发意象思维,不仅可以弥补小学生在理性思维上的不足,促进意象思维与具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的结合和互换,还可以提高小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性、灵动性,拓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的能力。综上,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就是在意象思维方法引领下,孩子对所生活世界独特自主的认识、理解和表达。 杨之琬在《中国中小学美术》2008年01期“联想的空间(一)”中提出,承认视觉形象的主观性,便有可能使客观现象处于各种视觉解释之中,产生出丰富精彩的视觉形象。即是说客体呈现于我们视觉的形象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视觉的角度与环境,也就是受意象思维的影响。 郑勤砚在2008年02期的《中国中小学美术》“孔子的美术教育思想”一文中提到从古代开始,美术教育便将绘画与为人之道融于一体,画家们非常重视自我的品德修养和对学生的道德训育,常以山川、大河、梅兰竹菊“比德”,认为画如其人,画品如人品。 钱初熹在《U时代背景下的美术教师教育》中指出我国基础美术课程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虽然大多数美术教师力求取得美术知识、技能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示范过度,以致学生模仿教师的范画,从而遏制了创新思维的发挥。反之,一些教师不做示范,学生无法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技法,创造能力同样难以得到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美术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教育能力,因此也无法达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尹少淳在《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中对美术教育与现如今视觉文化的关系做了阐述。我们以往的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所谓纯艺术为主,然而现在学生则生活在所谓视觉文化的大潮中,美术教育不能对这一现实状况视而不见,应该在努力适应的过程中加以积极的引导。再则,在美术教育中关注视觉文化现象,或者说实施视觉文化教育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视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视觉文化泛滥中出现的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排除其中的糟粕,吸取其中的良性的东西,构建积极的人生价值系统。 研究方法: 根据一些相关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分析探讨论题,从意象思维的相关文献中总结归纳相关理论依据。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在实习中的观察、实践与思考,综合整理成论文。 主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对究竟是对儿童视知觉本源心理采取持续保护,还是将“科学”的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训练过早介入孩子们的生活展开讨论。以小学生心理与思维特征为突破口,通过意象思维与视觉思维的联系以及意象思维的的丰富内涵和具体运用上的灵巧变化进行归整理归纳,阐述其必要性。并进一步研究探索,寻找契合点,找到培养小学生意象思维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并从以下几点进行论述并达到目的。 探索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熟悉现今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对美术的态度。 分析意象思维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整理归纳意象思维于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相关案例。 研究条件: 专业老师的指导。 通过网络资源的搜索,查询图书馆相关资料等。 相关实习经验。 与小学美术教师交流讨论。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文献匮乏。解决办法是借鉴一些相似的文献理论点来弥补不足。 本人相关知识面不够全面,对理论归纳比较肤浅。对此就是要一方面扩大阅读的范围,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度。 实习经验较少,不够有说服力。所以我除了结合自身经验和相关案列外,还要多于小学一线美术教师交流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