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   [摘要]两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从短暂统一走向战乱的时代,敦煌毫无例外地历经了这两个时代。朝代的更替,霸主的争雄,曾在敦煌这块绿洲上演过各种大片。敦煌现已发现的晋墓,既有西晋时期的,也有东晋时期的;既有小型简单的墓,也有大型而装饰华丽的墓。画像砖墓就是代表。从这些画像砖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现象,是研究当时思想、精神以及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敦煌 西晋 东晋 墓葬 画像砖 精神文化   公元265年,西晋武帝统一中国,实施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措施,使整个社会相对稳定,这是东汉末年以来的一个显着进步。但从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晋永平元年贾后专权起,经八王之乱至439年北魏?y一中国北部止,中国又处于长期战乱的时代,可以说是黄河流域遭受几乎彻底破坏的黑暗时期。敦煌地区亦毫无例外地历经了西晋短暂安定和十六国长时间动乱。西晋时期,甘肃河西设凉州刺史部,置敦煌郡,设菖蒲、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宜禾、冥安、渊泉等八县,郡治在敦煌,有居民6300户,约3万人。东吴降将吾彦任太守,其人躬耕力行,劝民生产,使敦煌出现了“家给人足,晏然富庶”的局面。《晋书》赞誉说:“镇抚数年,恩威并着。”而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失去了统一的局面,代之而起的是多个政权的割据。前凉62年(314-376年)、前秦45年(351-394年)、后凉18年(386-403年)、北凉43年(397-439年)、西凉21年(400-420年)等五个政权先后统治着河西,敦煌先后属于这些政权的势力范围。其中,西凉建都于敦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对敦煌新店台佛爷庙、祁家湾墓群曾经过多次挖掘,出土了许多随葬器物。同时,还发现了大型砖室墓,保存有很多画像砖。从随葬纪年看,这些墓葬均属于西晋至十六国时期。2002年6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市博物馆编《敦煌文物》一书,收录发表了部分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大多为西晋时期,十六国时期的则较少。本文就相关画像砖考论如下:   1.伏羲画像砖   伏羲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方形,边长37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光滑,有烧制小孔。白色线条勾边框,框内绘画,图案由黑、红、黄、白四色绘成,无题记(见图1)。据同类画像定名为“伏羲画像砖”。图中人首蛇身,双手、双足,胸部为圆形太阳,太阳中有黑色展翅乌。头顶有三束长发,直竖向上,面部不清,项带饰圈,上身着衣飘带,右手执规。下身两侧双腿迈开,膝以上着飘衣。黑色勾画,红、黄相间施彩,白色点缀。人首蛇身,但又添画双足,是过去不多见的画像。   伏羲,又作“伏牺、伏戏、宓羲、包牺、庖牺”。传说中的古帝,即太昊。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嗥帝庖牺氏。”《文选?鲁灵光殿赋》曰:“伏羲鳞身。”《列子?黄帝》曰:“庖牺氏……蛇身人面。”王嘉《拾遗记》卷一曰:“(庖牺)所都之国,有花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礼义文物,于兹始作。去巢穴之居,变茹腥之食,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调和八风,以画八卦……。规天为图,矩地取法,视五星之文,分晷景之度,使鬼神以致群祠,审地势以定山岳,始嫁娶已修人道。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人类之始祖。另一传说与女娲为兄妹,为夫妻,造化了人类。   2.女娲画像砖   女娲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方形,边长37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光滑,有烧制孔洞。图中人首蛇身,双手、双足。头戴黑色弧顶冠,颈佩饰珠。上身着彩衣飘带,胸部绘圆月,月中有蟾蜍,左手执矩。下身两腿着短衣,两足做奔跑状。黑色线条勾勒,红、黄、蓝相问染体,白色涂面、月及彩带,与伏羲阴阳而对(见图2)。   女娲,又作“女娲氏”,传说上古的女帝,亦曰“女希氏”“娲皇”。《文选?鲁灵光殿赋》曰:“女娲蛇躯。”《楚辞?天问》曰:“女娲有体,孰匠制之?”王逸注曰:“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太平御览》卷七引《风俗通义》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淮南子?览冥训》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传说中的女神,与伏羲或为兄妹,或为夫妻,同创人类。   3.东王公画像砖   东王公画像砖,1999年5月出土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