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垂的预防.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足下垂的预防

足下垂的预防 概念 当患者取座位,双下肢自然悬垂时,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主动背屈受限、足内翻、足外翻受限,则为足下垂。 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神经的损伤、长期的废用、外界长久 的压迫。 高危人群:截瘫、偏瘫、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压迫 腰5神经根、腓总神经损伤、长期卧床、下肢石膏固定、 皮套牵引或骨牵引等长期制动的患者。 临床特征 患足下垂内翻,是由于小腿伸肌群的胫前肌、长短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腓总神经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麻木或消失,影响功能。 在不同的时期如何预防足下垂 (一)卧床期 (二)离床期 (三)步行期 (一)卧床期 长期卧床病人或截瘫病人,如果忽视了踝关节的活动,由于力矩的作用,足可绕踝旋转而发生跖屈。踝关节长期处于跖屈状态,于是小腿前背伸肌肉受牵拉变长,后面的跖屈肌肉则变短。继而发生肌肉萎缩,跟腱短缩,关节挛缩,导致永久性足下垂畸形,不能行走。 1、当患者只能卧床时,无论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需要在足部垫一个软垫,平卧时患侧髋、膝屈位,并使足踏于软垫上,或者是运用足托、丁字鞋、专用防外旋鞋等使踝关节保持背伸中立位,使足底与床面垂直,足尖向上居中,以抑制跖屈,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同时要避免重物压迫,盖被上勿放置衣物等重物;床尾盖被应放松,必要时以支被架支撑。如病人能俯卧,可将双足悬于床尾,使足尖离开床面,足掌与小腿基本垂直,维持踝关节功能位。每日数次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 2、偏瘫者2-3小时改换体位,保持良肢位,侧卧位时背部要有依靠,偏瘫侧的膝下垫起,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并对瘫痪侧的上肢、下肢各关节做被动屈曲运动,对足关节行背伸运动,每天做2次每套动作15次。为促进瘫痪侧的被动运动,健侧自动运动也作同样的运作,如果被动运动不够充分,可运用健侧带动患侧作被动运动。 3、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即将患侧的布鞋垂直固定于患者的床栏杆上,每晚临睡时将患侧的足放进鞋内每2-3小时从鞋内脱出一阵进行按摩,直到可以离床为止。 (二)离床期 1、轮椅训练:过了急性期,经医生许可,开始作轮椅乘车训练,每日3次,一次15分钟,如果坐轮椅稳定可延长时间,增加次数。坐轮椅时两脚必须放在踏板上。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安全,用安全带固定躯干,颈部不能保持稳定的患者,可使用设有床的轮椅。 2、座位训练:以能做轮椅的患者为对象,每日进行2次,此时脚底要踩着轮椅的踏板,保持良肢位。 (三)步行期 1、坐轮椅或是坐位时足底着地面作背屈训练。将5-6公分的海绵放在足底与地面之间,进行背屈训练,10次为1套,一日2次。分午前午后,每次只做1套。 2、行走训练:鼓励指导患者早日下床站立活动。下床站立活动时应根据各自情况循序渐进,要先从站平台开始,直至用双足踏实地面,不发生倾斜后,方可进行,可先扶床站立,站立时尽量保持足跟与地面接触,同时做下蹲和行走练习,逐渐增加走时间,并注意步态,使步态符合生理要求。 康复护理 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佩戴支具、胫前肌及趾长伸肌腱悬吊、胫后肌腱转移治疗足下垂、腓肠肌内外侧头前移、重建伸趾功能术、口服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等。 足部温热疗法:这是利用物理作用,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先用38~40度温水浸泡患足8-10分钟,再用15-20度的冷水浸泡8-10分钟,反复3遍,每日2次,坚持1-2个月。 针刺与按摩:当患肢痉挛状态缓解后,可对患肢行针刺和按摩疗法,针刺可起到对潜在神经反射的刺激作用。按摩时手法要注意调节,肌张力高时用安抚性质的按摩,肌张力低时予揉搓按摩。 护士指导患者预防足下垂 1、制定预防足下垂的护理指引,自制或购买足下垂的相关用具。 2、培训护士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下肢牵引、下肢外固定制动患者。 3、截瘫、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患者卧床休息时保持足中立位。踝关节背伸90°。在足部垫一软枕,避免足部悬空。 4、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足下辅助工具。 足下垂辅助工具目前有十余种:如丁字鞋、防足下垂垫、防足下垂锻炼足套,踝足矫形器等。最快最直接控制足下垂的方法就是踝足矫形器的应用。它可以防止足下垂,以利用下肢站立时足底充分支持,防止行走中足下垂内翻导致的步态异常,提高步行速度,持续穿戴可抑制小腿三头肌痉挛,打破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模式,还避免踝关节痉挛的发生。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外固定、制动患者进行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患者被动运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8、建立患者足下垂登记报告表,每月进行统计,对发生足下垂患者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