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 地质地貌实习.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05 地质地貌实习

地理科学2015,2016级本科生鄂尔多斯高原地质与地貌野外实习指南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貌研究室 本次实习的地区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侧重的重要实习地点是位于高原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 鄂尔多斯地质构造框架概述 鄂尔多斯高原,地处青藏高原外围的东北部,是我国中纬度脆弱生态地带的中间位置(图1),海拔高度1300—1400m,最高逾1700m。新生代以来受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 图1 鄂尔多斯在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带的分布位置 运动第二幕的强烈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图2)本身表现出整体抬升,而高原周边则发生差异性隆起或断陷,形成许多断陷盆地如汾渭盆地、银川盆地、河套盆地等,并在盆地中堆积了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物。 按中国大地构造单位,位于鄂尔多斯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属华北台块之鄂尔多斯台向斜中部偏北区域,也即大致在该地块内中生代陕北台凹的中央地带。鄂尔多斯台向斜在中生代以前的发展历史与华北相似,中生代成为独立的由SE向NW倾斜的碟状盆地。萨拉乌苏河流域中生界有如这一台凹的其它区域,具有数千m厚的陆相碎屑与含煤建造,与下伏的二迭系呈连续堆积。此1基岩山地;2沙漠;3黄土;4河流;5冲洪积与湖积平原;6季节性河流;7戈壁;8湖泊;9长城 进入第四纪以后的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大约3000~220ka BP,这个在前期被准平原化的鄂尔多斯地台可能是新构造活动的一个相当宁静的时代。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以萨拉乌苏河流域清水沟湾命名的“清水稳定阶段”。其时,鄂尔多斯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白于山普遍发育早—中更新世主要呈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在相同时期,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则广泛发育主要呈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风成砂和/或黄土—古土壤序列而少见流水堆积。这种情形已分别由我们熟知的洛川、西峰、郭家梁和榆林等地层剖面的“层态”所证实。萨拉乌苏河流域这一时期的地层基本亦然,其中下游地区主要发育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风成砂和/或黄土—古土壤序列,但在靠近黄土丘陵—黄土高原,则风成砂显著减少而以水平和近水平产状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为其主要特征。其时包括萨拉乌苏河流域在内的鄂尔多斯地台的地形平坦,地表虽有湖泊河流,却多属浅薄者。在这个前期的准平原化的原面上基本上沉积发育且不断加积的是风成砂和黄土古土壤序列。这种现象说明,流域鄂尔多斯地台处在一种稳定的且极为缓慢的上升阶段。 图3 内蒙巴音浩特至陕西府谷横剖面地质图[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8)略作改编] 地处内蒙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标准河湖相地层—萨拉乌苏组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最早命名地点,也是著名的“河套人”古乡。自从1892年俄国科学院院士B.A.奥勃鲁切夫涉足萨拉乌苏河流域科学考察特别是1924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等在中国的土地上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Ordos Man Tooth”即、创建萨拉乌苏组、命名萨拉乌苏动物群以来,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对该区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及其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科学意义的成果,使得“萨拉乌苏”一名经久不衰,广传博引。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蒙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关学者合著《萨拉乌苏河晚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综合研究》(初稿),全著展示了最近30年来的“萨拉乌苏”研究成果同年8月,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召开“鄂尔多斯萨拉乌苏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著名的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和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莅临参加并指导,亚、欧许多学者参加,历时数天的讨论将“萨拉乌苏”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1941年德日进的《东亚地质及人类原始》,将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相变的看法,进一步扩及中国北方,提出黄土沉积物的相变学说。1955 ~1978年,中国学者汪宇平、刘东生、裴文中、贾兰坡等人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1978 ~2009年,我国十余个单位研究人员在毛乌素沙漠开展了第四纪考察研究阶段(1978~1979)、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阶段(1980 ~1987)、年代地层和气候地层再研究阶段(1988~2002)以及综合补充考察研究和总结阶段(2003~2009)的研究工作。其中以华南师范大学有关学者对萨拉乌苏的研究最为深入全面,特别是米浪沟湾剖面和范家沟湾剖面的研究尤为突出。 萨拉乌苏河(图4)位于中国华北地区鄂尔多斯(Ordos)高原南部,分布在北纬37o10′- 图4 萨拉乌苏河流域及其沿岸动物化石、古人类遗址等分布地点 A:1地貌单元界线;2沙丘;3海拔高程点;4长城;5分别为黄土丘陵—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洼地和萨拉乌苏河流域西北部梁滩地区;6米浪沟湾地层剖面分布位置。B:1毛乌素沙漠沙丘2梁滩地3萨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