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库
陈 锋 主编 至 世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书系
15 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
任 放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策划:陈广胜
主编:陈 锋
编委:张建民 陈文新 谢贵安 任 放
总 序 1
总 序
陈 锋
至 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同
15 20
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从萌芽、起始到发展、变化的时期。而
长江流域又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按照施坚雅( )的区域发展理论,在明清以来中国的九大区
犌犠犛犽犻狀狀犲狉
域中,长江流域即占三个(长江下游、中游、上游)。因此,对 至 世纪
15 20
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加以综合系统的研究,展现长江流域的发展
规律与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既可以推进渐次成为热点的区
域研究和流域研究,也可为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借鉴。
迄今为止,对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既有对该流域
的专题研究,如彭雨新、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武汉大学出
版社 年版),陈雪英、毛振培主编:《长江流域重大自然灾害及防治对策》
1993
(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版)等,又有整体性的历史考察,如万绳楠等:《中
1999
国长江流域开发史》(黄山书社 年版)。除了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
1997
行研究的成果外,更多的是对长江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区研究,在这些研究
中,以长江下游的研究最为突出,重要的著作如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
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徐泓:《清代两淮盐场的研究》(台湾嘉
1957
兴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 年版),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972
(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版),段本洛、张圻福:《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
1983
出版社 年版),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章有义:《近代徽州租佃关系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洪焕春、罗仑主编:《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南京大
1988
学出版社 年版),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 )》(上海社会科
1990 1902~1929
学院出版社 年版),徐新吾主编:《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版),森
1992 1990
正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