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Ⅱ:验证 Coupled surface-subsurface hydrodynamic model for border irrigation ⅡValida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Ⅱ:验证 Coupled surface-subsurface hydrodynamic model for border irrigation ⅡValidation
水 利 学 报
2013年6月 SHUILI XUEBAO 第44卷 第6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3)06-0726-08
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Ⅱ:验证
1,2 1,2 1,2 1,2
董勤各 ,许 迪 ,章少辉 ,白美健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研究所,北京 100048;2.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
摘要:根据室内外试验观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基于混合数值解法求解的一维畦灌地表水流运动模型以
及基于二阶时间离散精度有限差分法-四阶空间离散精度有限体积法解算的一维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模拟效果,
检验了现有迭代耦合模式改善后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混合数值解法求解一维畦灌地表水流运动模型具有
比Roe有限体积法更好的数值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与一阶时间离散精度有限差分法-二阶空间离散精度有限差
分法及一阶时间离散精度有限差分法-二阶空间离散精度有限体积法相比,采用二阶时间离散精度有限差分法-
四阶空间离散精度有限体积法解算一维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具备较好的模拟精度、质量平衡性和收敛速率。与此同
时,改善后的迭代耦合模式呈现出较好的模拟精度和质量守恒性,且计算效率平均提高0.7倍以上。基于数值解
法和迭代耦合模式同步改进后构建的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具有提高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
的良好能力。
关键词:畦灌;迭代耦合模型;数值解法;模型验证;模拟效果
中图分类号:S275.3;S147.3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利用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可从物理机制上综合模拟地表水与土壤水系统间的互
动关系,有效模拟地面灌溉前后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动态变化过程[1-2],为开展区域尺度地面灌溉系
统性能评价提供了基础工具。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通常包括外耦合、迭代耦合、完
全耦合等3种模式[3-4]。其中迭代耦合模式是在相同时间步内,以入渗水深或地面水深作为数值计算
收敛的判别指标,交替迭代求解地表水流运动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直到计算结果符合预设的
模拟精度为止。虽然该模式目前为人们普遍采用,但也存在着有效提高数值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的
问题[5-6]。为此,作者构建起基于数值模拟解法和迭代耦合模式同步改进的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
水动力学耦合模型[7],以达到提高数值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的目的。
本文基于室内外试验观测数据,从改进数值解法和迭代耦合模式入手,比较分析基于混合数值
解法[8-9]求解的一维畦灌地表水流运动模型以及基于二阶时间离散精度有限差分法-四阶空间离散精
度有限体积法(FD-FV-2/4)解算的一维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模拟效果,检验经改善后的迭代耦合模
式(ICE-W)的模拟性能,综合评价构建的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
2 室内外试验与对比的数值解法及迭代耦合模式
2.1 室内外试验
2.1.1 室内土柱试验 供试土壤分别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兴试验基地和山东东营市
收稿日期:2012-04-06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11AA10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277)
作者简介:董勤各(1982-),男,河南南阳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灌水管理方法与技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E-mail:qgdong2011@163.com
— 726 —
3 3
麻湾灌区油坊村,经风干后,磨碎过2mm筛备用,体积含水率0.02cm/cm 。试验土柱高80cm、直径
25cm,将土壤分8层(每层高10cm)装入有机玻璃管内,打毛层间土壤表面[10],干容重ρb 见表1。试
验时土柱上边界条件为定压水头,由马氏瓶供水维持在2cm水深,下边界为自由排水条件,试验时
间120min。待试验结束后,沿土柱每隔10cm采集土壤样本,利用烘干法测定土壤重量含水量,并计
算土壤体积含水率。根据土壤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71-2010年上海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hanghai City over period from 1971 to 2010.pdf
- 1984年以来长江口北支演变分析 Channel evolution in North Branch of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since 1984.pdf
- 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巨变与前景展望 Great changes o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channel since 2000 and future prospective.pdf
- 1987~2005年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 Impact on national economy of wat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sectors during 1987~2005.pdf
- 2003年度辽宁省水利工程质量状况分析.pdf
- 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Datong River Basin from 1950 to 2005.pdf
- 2008年实施的部分水利行业标准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19 water resource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mplemented in 2008.pdf
- 2010~2011年实施的部分国家标准及水利行业标准介绍 An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national and industrial standards implemented in 2010-2011.pdf
- 2013年松花江流域骨干水库洪水调度 Flood control operations of key reservoirs within Songhuajiang River Basin in 2013.pdf
- 1960~2010年漓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Lijiang River Basin during 1960~2010.pdf
- 万家沟拱坝静力性态分析评价 Static Stres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Wanjiagou Arch Dam.pdf
- 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围堰发电期梯级调度研究与实践回顾 Overview of cascad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in cofferdam power generation period with Gezhouba project.pdf
- 三峡-清江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Unified optimal operation of Three Gorges and Qingjiang cascade hydropower system.pdf
-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Fluvial morphology study on key channels of the Three Gorges fluctuating back water area.pdf
- 三峡大坝混凝土设计及温控防裂技术突破 Innovations in concrete design,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anti-cracking techniques for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Dam.pdf
- 三峡初期蓄水对典型鱼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 Effec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itial filling on downstream habitat suitability of the typical fishes.pdf
- 三峡工程升船机施工安全管理难点与控制措施 Difficulties from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of ship-lift for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relevant control measures.pdf
- 一维畦灌地表水流-土壤水动力学耦合模型Ⅰ建模 Coupled surface-subsurface hydrodynamic model for border irrigationⅠ. Model development.pdf
- 三峡工程和向家坝水电站升船机船厢室结构设计对比及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Comparison between ship-chamber structural designs of ship-lifts for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Xiangjiaba Hydropower Station and analysis on difficulties of their quality controls.pdf
- 三峡左导墙泄洪振动原型观测及其动态识别与安全评估 Prototype observation of flood discharge-induced vibration and its dynamic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hree Gorges left guide wall.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