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心理资本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小平的心理资本分析

邓小平的心理资本分析小组成员:李权、谭静、张茜茜、饶林、兰香、王凤君、马淑君、蒲蛟、肖敬华前言邓小平是中国 20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作为一代伟人,他吸引我们的除了这些荣誉之外,还有他“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三落三起”中的任何一“落” 对于大多数领导干部而言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 导致他们身心憔悴,从而一蹶不振。而邓小平却能够屡次挺过磨难,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每次都“起”得更高,这其中必定有 值 得 我 们 借 鉴 和 学 习 的 精 神 品 质 。邓小平的心理资本政治生涯“三落三起”的经历,折射出邓小平身上所具备的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等品质,反映了邓小平经过革命历练而积聚的强大心理资本。邓小平的心理资本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艰苦卓绝中充满自信。其次,绝处困境中坚守希望。第三,困苦磨难中保持乐观。第四,逆境低谷中富有韧性。艰苦卓绝中充满自信邓小平虽多次被“打倒”,但他始终信念坚定,对于自己认准的事总是敢于坚持,毫不退缩,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绝处困境中坚守希望在革命时期,他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同时又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建设时期,他坚持“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困苦磨难中保持乐观邓小平是个乐观主义者。他曾经说,“许多客人问过我战胜磨难的秘密, 我的回答是四个字:乐观主义。天塌下来不要紧,有人顶着。我是三下三上的人,对什么问题都持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自己的信念总会实现。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我是活不到今天的”。逆境低谷中富有韧性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练就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无论是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还是战斗在白区的虎穴刀丛,无论是在百色起义的危急关头,还是在苏区蒙冤的艰难时刻,他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意志顽强,沉着坚韧。邓小平心理资本形成的原因1.坚定的理想信念。邓小平之所以能屡经磨难而斗志弥坚。历尽沧桑而勇立潮头,最根本的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忠诚。邓小平心理资本形成的原因2.丰富的实践历练。邓小平的心理资本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又通过实践历练不断得到提升。邓小平心理资本形成的原因3.坚韧的性格特征。邓小平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然而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荣辱不惊的品质。他善于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困难和挫折,用坚韧不拔的意志践行崇高理想和信念。邓小平心理资本形成的原因4.多方面的支持。虽然曾经遭到批判和撤职,但邓小平身上闪现的坚持原则,勇于求真,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为他赢得了大批老同志的拥护和爱戴。每当落难之时,党内总会有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或奔走相告暗中相助。谢谢!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