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_组合体视图g
概述: 任何复杂的机器零件,从形体角度看,都是由一些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这种由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本章首先学习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组合体的画图、看图及尺寸标注等问题。 §5-1 组合体的构造及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成的物体。 两个简单形体的结合情况为:平齐、相切、相交。 形体分析法——把形状较复杂的立体分析成基本几何体构成的方法。 分析时要明确组合方式;各基本形体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 。 一、组合体及其构造 图c所示物体是综合式组合 (c) 综合式组合 二、各形体相邻表面的组合方式 相邻表面的组合方式举例 四、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 §5-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一、形体分析 分析组合体由哪些基本体组成 二、选择主视图 尽量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 三、布置三视图 用中心线或主要轮廓线定位 四、轻画底稿 先主后次,先粗后细,先实后虚 五、清理、加深 注意:①相切的位置是光滑过渡,不要画出轮廓线 ②平齐时不要画出两表面的界线 下面以轴承座为例,介绍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例5-1]轴承座的三视图画法。 1.形体分析 拿到物体后,先分析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是由哪几个基本体组成的,再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然后选择视图。 2.视图选择 在选择视图时,首先要选好主视图。确定主视图一般应符合 以下原则: ⑴ 符合自然安放位置; ⑵ 反映形体特征,也就是在主视图上能清楚地表达组成该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⑶尽量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3. 画图 ⑴选比例、定图幅 根据物体的大小选定作图比例,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⑵布图、画基准线 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通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大端面作为基准线,如图5-6a ⑶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画形体的顺序: 先实后空; 先大后小; 先画轮廓,后画细节。 注意:三个视图配合画,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它两个视图。 ①画轴承的三视图 ② 画底板的三视图 (c) 画底板的三视图 ③画支承板的三视图 (d) 画支承板的三视图 ④ 画肋板的三视图 (e) 画肋板的三视图 ⑷检查底稿、描深逐个画出 各部分的底稿画好后,要进行认真检查,然后按规定线型描深,如右图所示。 [例5-2] 以挖切形成的组合体的画图过程。 [例5-2]是以挖切形成的组合体的画图过程。 §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尺寸标注步骤: 作形体分析; 选择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逐一注出简单形体的定位尺寸和切割体的定位尺寸; 依次标注各简单形体和切割体的定形尺寸; 标注总体尺寸。 一、尺寸种类 1.定形尺寸——确定形体形状及大小的尺寸,图5-8中的直径、半径及形体的长、宽、高等尺寸都是定形尺寸。 二、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定位尺寸标注的起点,形体在长、宽、高方向都有一个主要尺寸基准,还往往有一或几个辅助尺寸基准。尺寸基准的确定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也与该物体的加工制造要求 、工作位置等有关。 三、尺寸标注的综合举例 [例5-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选尺寸基准、注定位尺寸 下图所示物体,由于左右对称故可将 左右对称面定为长度方向主要尺寸基 准;Ⅰ、Ⅱ两部分靠齐的后端面为较 大的平面定位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 准;底平面为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 准。 2.标注定形尺寸 3.调整总体尺寸 4.标注全部尺寸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1.标注尺寸必须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按分解的个组成形体定形和定位,切忌片面地按视图中的线宽和线条来标注尺寸,如图5-11所示。 2.尺寸应注在表示该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同一形体的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3.形体上的对称尺寸,应以对称中心线为尺寸基准标注,如图5-12所示。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4.不应在相贯线和截交线上标注尺寸。由于形体与截交线已定,因此不应在截交线上标注尺寸。同样地,两形体相交后,相贯线自然形成,因此,除了标注两形体各自的定形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尺寸外,不应在相贯线上标注尺寸,如图5-13所示。 四、尺寸标注的注意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章网络安全协议(新).ppt
- 第4章线路差动高频.ppt
- 第4章_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设计.ppt
- 第4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然过程 表述 熵).ppt
- 第4章结构设计2 嵌入式系统设计教程(第2版).ppt
- 第4章网络管理与维护-p2.ppt
- 第4章 表面粗慥度.ppt
- 第4节 随机变量分布函数.ppt
- 第4章:网络安全管理.ppt
- 第4章核磁共振碳谱.ppt.ppt
- 活血化瘀注射剂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协同影响探究.docx
- 微电网改进下垂控制及谐波抑制策略的协同优化研究.docx
- 北京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现状与突破路径探究.docx
- 企业交叉上市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docx
- BOT融资模式在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 基于形式化方法的应答器报文编制规则建模、验证与应用研究.docx
- 民营资本入股村镇银行的动因、挑战与前景:理论、实践与策略分析.docx
- 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动态关联及优化路径研究.docx
- 探寻铁路客运专线融资困境与突破路径:理论、实践与创新策略.docx
- 基于景观结构的泰安市岱岳区城乡结合部生态风险剖析与应对策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