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述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 主讲:黄 勇 教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 张惠刚 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数字化变电站 1.6 变电站综自的发展简介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间隔层的主要功能: 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 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 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 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 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 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五、集中分散结合式: 1.5 变电站综自的硬件结构 集中分散结合式,是指既有集中部分又有分散部分。按集中和分散的不同结合可分为:局部集中-总体分散结构、高压集中-配电分散结构 。 五、集中分散结合式: 1.5 变电站综自的硬件结构 集中分散结合式,是指既有集中部分又有分散部分。按集中和分散的不同结合可分为:局部集中-总体分散结构、高压集中-配电分散结构 。 五、集中分散结合式: 1.5 变电站综自的硬件结构 集中分散结合式的基本特点: 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各开关柜内,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大大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 ; 高压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采用集中组屏结构,保护屏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室中,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连线,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 ; 五、集中分散结合式: 1.5 变电站综自的硬件结构 集中分散结合式的基本特点: 模块与监控主机间通过局域网或现场总线连接,原来变电站内大量的信号传输改变为数据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 分层分散式结构可靠性高,组态灵活,检修方便。 一、分离元件的自动装置阶段: 1.6 变电站综自的发展简介 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自动装置,主要采用模拟电路,由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组成; 自动装置相互之间独立运行,互不相干,而且缺乏智能 ; 没有故障自诊断能力,在运行中若自身出现故障,不能提供告警信息,有的甚至会影响电网安全; 分立元件的装置可靠性不高,维护工作量大,装置本身体积大,不经济。 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装置阶段 : 1.6 变电站综自的发展简介 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或微处理机代替了原来的分离元件模拟电路; 利用微处理器的智能和计算能力,可以发展和应用新的算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能够扩充新的功能,尤其是装置本身的故障自诊断功能,对提高自动装置自身的可靠性和缩短维修时间是很有意义的; 由于采用了数字式,统一数字信号电平,缩小了体积等,其优越性是明显的; 基本上维持着原有的功能和逻辑关系,仍然是各自独立运行,不能互相通信、共享资源,变电站和发电厂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 1.6 变电站综自的发展简介 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综合数字式保护和控制系统SDCS-Ⅰ; 在八十年代初,美国一家电力公司研制了IMPac模块化保护和控制系统;美国西屋公司和EPRI联合研制出了SPCS变电站保护和控制综合自动化系统; 1984年,瑞士的BBC公司首次推出了他们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985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又推出了他们研制的第一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LSA678;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阶段: 1.6 变电站综自的发展简介 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初,便先后研制出了电气集中控制装置和集保护、控制及信号为一体的四合一装置; 在八十年代中期,由清华大学研制的35KV变电站微机保护、监测自动化系统在威海望岛变电站投入运行 ; 纵观我国七、八十年代的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初期的变电站自动化,只是在常规二次设备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管理功能 ; 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数字保护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产生了一个飞跃,使这项技术在我国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6 变电站综自的发展简介 保护监控一体化 : 好处是高度地功能按一次单元集中化,以利于稳定信息采集和设备状态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性能效率比 ; 缺点是此种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必须极高,否则任何形式的检修维护都将迫使一次设备的停役 ; 随着技术的发展、冗余性、在线维护性设计的出现,将使保护监控一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