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解三角形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 数列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章 不等式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认识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 (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量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2)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 1.学习目标 2.教学要求 2.1基本要求 (1)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划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3)会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能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4)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了解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 (6)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7)通过图象,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8)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 (9)会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 (10)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框图及隐含的算法思想,会设计求解的过程; (11)了解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模型的过程; (12)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1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理解(区域)边界的概念及实线、虚线边界的含义; (14)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能画出给定的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5)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的概念; (16)掌握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 (17)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背景、几何背景以及它的证明过程; (18)理解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概念; (19)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的问题; (20)通过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2 发展要求 (1)体会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证明中所起的作用; (2)会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加以解决。 3.3 说明 (1)不等式的有关内容将在选修4-5中作进一步讨论; (2)淡化解不等式的技巧性要求,突出不等式的实际背景及其应用; (3)突出用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不必推广到三个变量以上的情形 。 3.纲标比较 3.1章节、课时比较 应用(约4课时) 7.5 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 7.4 简单的线性规划(约3课时) 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小结与复习(约3课时) 3.4 基本不等式(约3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信息技术应用 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阅读材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阅读与思考 错在哪儿?) 6.5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约2课时)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约3课时) 6.4 不等式解法举例(约2课时)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约2课时) 6.3 不等式的证明(约5课时)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约3课时) 6.2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约2课时)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约2课时) 6.1 不等式的性质(约3课时) 数学5 第3章 不等式(16课时) 数学第二册(上)第六章 不等式(约16课时) 课标教材 大纲教材 3.2 内容主要变化 整编 删除 后移 控制 3.3 几个特点 ①内容安排上的特点 ②教学要求上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