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及其并发症预防080711.ppt

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及其并发症预防080711.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及其并发症预防080711

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及其并发症预防 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定义 是指将局麻药或其他药物注入硬膜外间隙,作用于相应的脊神经,使其支配区域产生血管扩张、镇痛或暂时性麻痹的一门技术。不但被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疼痛治疗,而且在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也有应用。 硬膜外腔解剖 硬膜外腔位于硬膜和黄韧带之间的腔隙。 上界:枕骨大孔,脊椎骨膜与硬膜融合处 前界:覆盖于椎体与椎间盘后面的后纵韧带 后界:为椎板的前面和黄韧带 侧界:两侧椎弓和椎间孔 硬膜外隙的内容 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对有高脂溶性和脂蛋白结合特性的局麻药在硬膜外的分配有影响,在L5~S1段硬膜外腔充满脂肪,且致密如胶冻状,可构成“横隔”,当在其上阻滞时可因“横隔”妨碍药液向下扩散而造成骶从阻滞失败。 淋巴组织 动脉 较大的薄壁静脉:构成一个致密的网,主要呈纵行走向。局麻药进入后易引起中毒反应。 硬膜外腔宽度与容量 正中线黄韧带至硬脊膜的距离即硬膜外隙,上窄下宽,在位于颈7胸6腰2平面相对较宽。 成年男性宽度:腰5~6mm,中胸部3~5mm,下颈部1.5~2.0mm. 硬脊膜厚度:0.25~0.66mm 总量:100ml,其中颈部约6~10ml,胸段18~28ml,腰段15~35ml,骶管约25~35ml 硬膜外隙划分 前间隙:很小,其间有脊髓前动脉。有的解剖结果认为,在硬膜外腔的前部,仅在两侧有腔隙,中部硬膜紧贴后纵韧带与椎体,并以疏松纤维组织与后纵韧带相连而并无间隙。 后间隙:血管分布较少,利于作椎管内穿刺 侧间隙:在颈部及胸部硬膜外腔中有一纤维性隔膜,可致硬膜外单侧阻滞或一侧阻滞不全的现象,腰部较少有类似现象,但可因“横隔”造成骶神经阻滞失败。 小结 硬膜外腔是一个潜在的间隙,内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组织,而并非一个空腔。 硬膜外腔位于颈7胸6腰2平面相对较宽。 操作要点 穿刺针:宜选用16号Tuohy针 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进针要求:针口呈勺状,进针时针口宜先与韧带相平行方向进入,待到达黄韧带时或达硬膜外腔后再将针口转向置管方向,但达硬膜外腔后旋转,应注意防止移位太大,谨防损破硬脊膜。 体位:侧卧位和俯卧位,颈部有坐位。不论何体位,均应使病人棘间隙有足够的分离,保持脊柱充分向后弯曲,以及姿势稳定,舒适,减少劳累。 穿刺方法 直入法:即正中法 侧入法:从距脊中线旁1cm处进针,直抵椎板或横突,然后把针略向头端调整,探到非骨性组织后将针尖指向脊中线,沿椎板上缘,经棘突间孔突破黄韧带而进入硬外腔。 可分为上侧入法和下侧入法。上侧入法由于针尾高,脑脊液不易流出,若硬脊膜被穿破,不易发现。 正中旁法: 按进针部位分 经腰椎间孔穿刺法 经侧隐窝穿刺法 经骶裂孔穿刺法 判断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方法 阻力消失法:当针突破黄韧带时有一突然落空感,但因人而异 空气压缩法:当针达黄韧带时注射空气,空气可压缩,一旦通过黄韧带,阻力消失 负压法:⑴悬滴法:在针柄外口滴上1~2滴生理盐水  ⑵ 玻管法 ⑶皮球法 导管插入法: 注试验量法:2ml,有监测时,3~5ml 注意:部分患者硬膜外腔存在一定量浆液,当进入硬外后会有浆液外涌现象,应与脑脊液鉴别,尤其是行颈部硬外穿刺时。 注试验量法(重点) 2%利多卡因注射2ml,观察5min,如出现下肢麻木,痛觉消失,肢体抬起无力,则一定已入蛛网膜下腔;如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痛觉显著减弱,肢体抬起力量可或稍无力,则可能已入蛛网膜下腔,应继续观察;15min后如出现双侧下肢麻木,臀以下痛失消失,肢体抬起无力,则已入蛛网膜下腔。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胶原酶应放弃治疗。 如无上述情况,可注射0.5%~1%利多卡因针5ml+曲安缩松针+维生素类,观察15min。为安全也可不加局麻药。 硬膜外滴注时的观察 麻醉平面:为了安全,当前面达到大腿腹股沟部位,后面达到第1腰椎部位时应立即减慢滴速5滴/秒以上,并密切观察,5分钟后再测麻醉平面如有继续升高趋势,则暂时停滴。待麻醉平面下降后再以更慢滴速进行。这期间应严密观察麻醉平面的变化。 滴速:根据局麻药物的浓度来决定。 护理:勤观察,多询问,多动手。观察导管进皮点有无药液外泄,导管有无破裂露药情况。 穿刺失败原因 体位不正确 患者过胖 组织结构改变:老年患者棘上韧带及黄韧带钙化,骨质增生等 穿刺针方向不对,穿刺点偏离中线太远等 假象:在进入组织间隙时有时也出现突破感、注药阻减小,甚至置管顺利等假象 穿刺并发症 局部疼痛 脊神经根受损 置管注意事项 导管太软时可将导丝置入,但不要用力过大,防穿破硬脊膜 导管已过斜口时,需退管时,如有阻力,不可强退,应连穿刺针一起拔出 导管内流出全血,可能进入血管,应退出部分或重新置管 在拔管遇到阻力时,可不急于拔出,要等一段时间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