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on hillslope runoff-generation and soil erosion over red soil-mantled landscapes.pdfVIP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on hillslope runoff-generation and soil erosion over red soil-mantled landscape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on hillslope runoff-generation and soil erosion over red soil-mantled landscapes

第21卷第1期 水科学进展 VoL21.No.1 2010年1月 IN SCIENCE Jan.。2010 ADVANCESWATER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影响 张向炎1’2,史学正1’2,于东升1,王洪杰1,刘振波3,张文太1’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利用田间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前期土壤含水量对两种红壤坡面降雨入渗、产流和产沙特性的影响。结 果表明:前期含水量越高,两种土壤都是产流越快,达到稳定径流和入渗的时间越短。低含水量区(干态和稍干), 两种土壤的径流系数和入渗率都与降雨时间呈线性关系,并在60min内达不到稳定。高含水量区(稍湿和湿态),两 种土壤的径流系数、入渗率及产沙速率与降雨时间关系都符合Boltzmann(玻耳兹曼)方程;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 红壤稍干态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干态下的产沙速率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并都维持在较低水平;第四纪 红粘土发育的红壤干态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稍干态下的产沙速率随着模拟降雨的进行而大致以线性关系增大。土 壤前期含水量越高,两种土壤坡地累tk积入渗量都越小,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分的比率亦越小。 关键词:前期土壤含水量;红壤;产流;产沙 中图分类号:S152.7;TVl2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791(20lOJOl-0023-07 土壤水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及消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与农业、水 文、环境等学科领域都有密切联系H引。许多学者就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降雨入渗、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进行了相关研究b制,但大都是侧重于室内人工降雨试验,小区面积较小,并且临时充填土壤条件下所得出 的结论可能难以真实反映野外自然状态下的产流过程。另外,针对中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降雨条件下前期土 壤含水量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还有待深入。本研究以中国亚热带两种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人工。 模拟降雨试验,观测不同含水量下坡地土壤的降雨人渗、产流产沙特征,以期为丰富坡地水分动力学的理论 体系和坡耕地水土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1 试验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795 mm,年蒸发量约880 候,年降雨量约1 mm。年内降雨量分布极不均衡,干湿季交替非常明显,雨季为 内设置的两个土壤径流观测小区[7J,建成于1990年并一直进行自然降雨的径流泥沙观测。试验小区坡度为 5。,水平投影长8m,宽1.5Ill,面积12m2,用水泥板与外界分隔,下方安有集水桶,用以收集径流和泥 沙。两个小区均无任何植被覆盖,并在每次模拟降雨前都将土层表面耙平,以破坏前一次降雨形成的表面结 壳。土壤类型为该区分布广泛、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旱耕地红壤和红砂岩发育的旱耕地红 收稿日期:2009-01-09 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资助项目(ISSASIP0715) 作者简介:张向炎(1980一),男,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与资源环境。 E.mail:xyzhang@issas.ac.cn 通信作者:史学正,E-mail:xzshi@issas.配cn 万方数据 水科学进展 第2l卷 壤。两种红壤的土层均较深厚,均质土层厚度约60cm,50年前都曾是原始林地,后开垦为农地,土体都呈 A·B—C构型。根据美国制定的土壤颗粒成分分级标准,其颗粒组成百分比分别为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砂 15.1%,粘粒占13.9%,为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为14.12g/kg,红砂岩发育的 红壤为6.32g/kg。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容重为1.19g/cm3,红砂岩发育的红壤为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