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施工技术 Techniques for emergency construction of Tangjiashan Landslide Dam.pdfVIP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施工技术 Techniques for emergency construction of Tangjiashan Landslide Dam.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施工技术 Techniques for emergency construction of Tangjiashan Landslide Dam

水利水电技术第39卷2008年第8期 唐家山堰塞湖应惹抢险矗趣工技市 吴国如,岳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北京 100055) 关键词: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施工技术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P642.2(271) 文章编号:1000·0860(2008)08.o005·06 1 概况 1.1唐家山堰塞湖基本情况 唐家山堰塞湖是“5.12”地震四川省境内34个堰 塞湖中危险级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个,其位置位于 涪江支流湔江上,在北川县城上游约3.2km处。5 月14日发现该堰塞湖,由于气象原因,20日第一批 专家组人员飞抵堰塞体,对其形体和堰前水位进行了 测量,对其组成物质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描述,21日第 图1堰塞体形体 二批专家再次飞抵堰塞体,对堰塞体及其周边的地形 O~15 地貌再次进行了勘察,确定采取应急抢险工程措施, m。滑坡前地形见图2。堰塞体由右岸山体整 最大限度减轻其对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 体滑坡形成,从现场观察到的情况看,组成堰塞体的 经过测量,堰塞体平面形态近似为长条形,顺河 物质大部分为基岩挤压或解体形成的碎裂岩,从左至 长约8∞m,横河宽最大约61lm,顶面宽150~300m, 右,堰塞体上部覆盖2—15m厚的残坡积碎石土,苦 竹坝库区沉积的含泥粉细砂,受滑坡下滑挤压隆起, 高82一124m,平面面积约30万m2,初估体积约 m。 2 覆盖于堰塞体上游,厚度约20~85 037万m3。堰塞体表面地形起伏较大,横河方向大 致呈左高右低,左侧最高点高程793.9m,右侧最高 点高程775.0m。偏右侧顺河方向有一贯通上下游沟 槽,沟槽为右弓形,沟槽底宽20一40m,其挡水前 缘最低高程752.2m,见图l。堰塞湖上游集水面积 550 约3 km2,最大蓄水量约3.2亿m3,截至到5月 21日,堰塞湖的蓄水量约7250万矗,水位为713.0m, 与堰塞体挡水前缘最低处的高差约39.2m,湖水以 每天约3m的速度上涨。 1.2堰塞体物质组成 图2滑坡前地形 根据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地质资料,堰塞 体两岸基岩由寒武系下统清平组薄层硅质岩、砂岩、 1.3湔江流域概况 泥灰岩、泥岩组成,岩层软硬相间,产状N600E/ 湔江流域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区地带,系涪 Nw£60。。左岸为逆向坡,右岸为顺向坡。基岩裂隙 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强风化带厚度5—10m,其下 收稿日期:2008-08一11 为弱风化岩。两岸岸坡分布有残坡积的碎石土,厚度 作者简介:吴圉如(196l一).男,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5 万方数据 吴国如,等∥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施工技术 520 江一级支流,控制集水面积4 km2,主河长173 人工挖坑装药,爆破法开槽。装药坑在平面上呈正方 kIIl,流经江油县青莲场附近注入涪江右岸。湔江流形布设,孔排距均为4m,沿泄槽轴线布设3列42 至北川境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较大,一般海拔高 排,共计需挖坑126个。单个坑深度为2.5m,呈倒 程均在l000.0~l500.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