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第8章
结构力学;第八章 力 法;§8.1 力法基本概念?; 力法基本体系 ;如图8-1-1(a)所示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取B支座链杆为多余约束,去掉后代以多余力x1,见图(b)。 ;超静定结构去掉多余约束,并代以多余力后的体系,作为原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本章中,力法基本体系的结构一定是静定结构,力法基本体系的结构叫力法基本结构。;受力条件只能从原结构的外荷载、多余约束,与基本体系的外荷载及相应的多余约束力定性一致考虑,见图8-1-1。 ;(a)原结构 ;(c) ;力法基本方程,是基本结构上多余力处沿多余力方向的位移与原结构一致的条件。即位移条件。
综上所述,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思路和途径是,以结构的多余约束中的多余力作为力法基本未知量,以去掉原结构中的多余约束后的静定结构为力法基本结构,按力法基本体系在多余力方向上与原结构一致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求出多余力然后在求其他约束力和内力。
;2.力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 ;如图8-1-3(a)所示连续梁,去掉两个竖向支座链杆后为悬臂梁,见图(b) ;力法基本未知量数=结构的多余约束
数=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
; 对于较复杂的超静定结构,则可采用拆除约束法。一般从结构中约束数最少的约束开始逐一拆除,直到其成为静定结构(力法基本结构),则拆除的约束就是多余约束,其数量就是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数。 ; 切开一个单铰或去掉一个固定
铰支座,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 ;用拆除约束法判定结构的力法基本未知量,应注意: ;例8-1-1 试确定图(a)、(b)所示结构的基本未知量。 ;(b) ;§8.2 在荷载作用下的力法方
程及示例 ;图(a)所示梁为两次超静定。取原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如图(b) ;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基本结构在各个多余力、荷载单独作用下的位移情况,见图(c)、(d)、(e)所示。
;(e) ;引入位移影响系数,并代入位移条件,式(a)写成: ; 2.n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 (力法典型方程) ;力法方程是力法基本结构与原结构一致的位移条件。
;;例8-2-1 使用力法计算图(a)所示超静定梁,并作弯矩图。 ;(1)判定梁的超静定次数,并确定相应的力法基本体系。见图(b)。 ;(2)写力法方程。 ;(c) ;2) 图乘求系数和自由项。 ;可由 ;3)将所的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a),并求解多余力。 ;解方程,得: ;(上侧受拉) ; 说明: ; 作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多余力弯矩
图及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例8-2-2 计算图(a)所示超静定刚架,
并作弯矩图。 ;(1) 确定基本未知量,并选择基本体系。 ;(b1) ;(2)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利用基本体系2) ;(3)将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并求解: ;(d)M图 ; 在选择力法基本体系上注意比较对照,往往起到使力法方程解耦、或减少计算量的效果,节省时间并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果。 ;(a) ;力法方程为: ; 显然,计算系数或自由项均应分别考虑梁式杆和桁架杆不用变形特点的位移计算式。计算如下: ;(4)计算内力 ;(e) ;对于曲杆或拱结构,将梁和刚架相应的计算式中对x的积分换乘对曲线杆轴的积分,即将dx换成ds。
; 判定结构的力法基本未知量,确
定基本体系,并写出力法方程; ;§8.3 对 称 性 的 利 用 ;二、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对称结构上作用对称荷载时 ;当对称结构上作用反对称荷载时 ;当对称结构上作用任意荷载时 ;例一 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弯矩图。;4)求多余未知力;三、选取半结构进行计算 ;1、奇数跨对称结构 ;2、偶数跨对称结构;例:;例 求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各杆EI值相同。;作单位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例8-3-1 计算并绘制一超静定刚架分别在图(a)、(b)所示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1)图(a),刚架在正对称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由图(a2)、(a3)图乘求系数和自由项: ;代入力法方程,解得: ;(c) ;(b1) ;代入力法方程,解得: ;弯矩图见图(d)。 ;例8-3-2 利用对称性计算图(a)所示对称刚架。
;取图(c)所示基本结构,但在对称位置上的两个多余力在一般荷载作用下不具有对称性,也不具有反对称性。 ; 仍然取与图(c)相同的基本结构,所不用的是将在对称位置上的两个多余力进行分组,分成一组正对称的和一组反对称的,见图(b)所示。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代入力法方程,求多余力: ;(上侧受拉) ;§8.4 在支座移动、温度改
变时的力法方程及示例;与荷载作用下力法思路和建立方程的方法相同,所不同的是: ;以图8-4-1(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GDW 11894-2018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检测规范.pdf VIP
- 电工基础:数字电路概述.pptx VIP
- 师德师风培训类师德讲座.pdf VIP
- 工艺装置蒸汽伴热管的设计与计算.pdf.pdf VIP
- 一种便携式紧凑型双作用丝杆螺母式手轮机构.pdf VIP
- 临边防护安全检查要点.pptx VIP
- 2025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所属事业单位下半年招聘4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行业分析报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行业_轨道交通电气化与供电系统.docx VIP
- 铝合金黑色微弧陶瓷氧化 .pdf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