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篁岭,春日梯云寻梦
一幅色彩鲜明的立体版画
篁岭以梯田而著名,周围山上皆绿树环抱,梯田环绕,梯田上面种有密密麻麻的油菜花。每年3月下旬,油菜花儿次第开放,花团簇簇,热烈奔放,遂成一片油菜花山、花海,远远看去,整个山野一片金黄,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立体版画,雕刻在这片浅春深绿的大地上,彰显着篁岭的山水秀色,自然美景。行走在悠远空灵的景区,你会感觉到阵阵浮动的花香。
我对徽州文化一向充满了敬意,曾去过安徽黄山等地,也只是匆匆。读过有关西递宏村的文字,期待有一天可以一游,但终因事务繁忙,难以成行。谁知没有计划,胜似计划,初春时节,竟意外有了一个机会让我不顾一切地前往,这真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千古绝唱,应验在自己的身上。汤老先生一生向往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有梦到,当有一天来到徽州,竟然发现他所期盼的人间仙境,原来就在徽州。可以想象,当年老先生一脚踏上徽地,举目而望,原来徽州之美,才是仅凭想象抵达不到的地方,那一刻,他是怎样一种心醉神迷的惊喜?!
篁岭给我的印象也是一份欣喜。篁岭古名“篁里”,是个拥有170余户人家的村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居住着从安微歙县迁移而来的望族曹氏,也就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镛的故里。篁岭山多田少,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重重叠起,远远看去,如同挂在山坡。而篁岭之下,则是层层梯田,弯曲回绕,使村庄显得更加恬适、安详,故称为“梯云人家”,又名“天街”,是个“隔篁竹,闻水声”的幽静之所。
踏进篁岭,目力所及之处皆是上下的石阶,平坦光滑的青石板路,狭窄而悠长的街道上,布满时光的痕迹。房屋则多是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极为精美,颇有先民留下来的古风遗韵。从铺满青石板的街道上走过,抬头是古老雕花的木制门窗,檐下悬挂着大红灯笼,到处散发着古旧的气息,让人从岁月沧桑的缝隙里,触摸到了浓缩的徽州历史。
游赏五桂堂,观瞻春和楼
最有代表性的是“五桂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因先祖生有五子,于是主人选种五棵桂树于庭院中间,寄寓枝繁叶茂、子孙满堂之意,故取名“五桂堂”。“桂”是“贵”的谐音,也暗示房屋主人不同寻常,是个显赫之家。“五桂堂”砖雕门楼,鱼池庭院,前后天井,前堂后厅。居室为二层建筑,一楼是主人与长子居住,二楼属于闺房。抬头望去,天井上沿,一圈木栏斜倚,据说即是传说中的美人靠。门窗上的木雕更是精美大气,端庄繁丽。
有意思的是院中的坍池,不像北方的池塘或方或圆,它只有一半,不圆满。所谓此消彼长、物盛则衰,是万物发展的一种规律,故而称作“半池”。从半池的意思去看,出自《周易?丰》中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之意,体现了徽州人的谦逊与智慧,以及淡泊、达观的处世理念。此屋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父。曹文埴,字近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显贵之后为不忘孝亲,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生身之恩。
微州人家高墙如山,厅堂与天井合二为一,崇尚“上善若水,上德若谷”,信奉“智者动,仁者静”,认为山川不会重样,宅院也不应重样,所以设计精心,风格考究。在这多变的房屋间,却有一份不变的郑重。八仙桌、太师椅、条案、两座一几,中堂、对联、匾额、条屏等,这些物件象征着主人待客的纲常,对待客人的礼节,所以必须摆放得规规矩矩,有条不紊。
正堂厅上除了八仙桌,还有两张半边桌,各靠在左右墙边。此桌一般不用,除了当做休憩依靠的地方,基本闲置在家,成了别具一格的装饰。原来,徽州男子多半出门在外,或做官或经商,女人独守在家,等到男主人回到家中,这两个半桌才可以并到一起,名为“合欢桌”。所以,我们看到的半桌,很少在厅堂中相依。以这种方式代表那份不变的敬爱之情,可见微州人的用意之深,更不失为家居巧妙的设计。
若说篁岭的每间楼阁都是一座观景台,那么篁岭的每扇窗就是一面画屏,站在任意一扇窗前,都能看到村外的景色,池塘,毛竹,野生的花丛,参天的古树,沿着山路,绵延衔接。雨后的篁岭别有一番韵致,远近的山林被雨水濡染,在迷蒙的雨雾里如烟似黛,在这样的天气里倚坐窗前,逐一品读对面云雾缭绕的青山,蔚然壮观。
迈进“春和楼”,就如同迈进篁岭二十四节气的长廊,周围墙壁上绘有以各节气为主题的图解,配以“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凉蛰决耙地,春分犁不闲”、“懵懵懂懂,清明下种”等的简明农谚,展示出婺源人的春种秋收和每个季节里踏实劳作的景象,同时还以情景故事,立体雕塑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再现婺源民间婚嫁的风俗文化。
漫步水口林,沉浸老樟树香氛
从“春和楼”出来,逐一走向夏耘亭、秋实亭,不远就是水口林。水口林,当地人简称“水口”,是篁岭百姓心目当中的风水之地,居于村落入口和出口处。篁岭地形呈U字形,俯瞰下去,这里的地形有如一把太师椅,村头和村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