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最终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最终版

名词解释: 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2.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本草:自古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 4.草药: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 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5.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的混称。 6.中成药:是指以中药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 适应症. 剂量. 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7.本草学:是指把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 8.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 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9.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10.水制法:用水或其他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11.浸泡:是将质地松软或经水泡易损失有效成分的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称为“浸”,又称“沾水”;而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或用以除去药物的毒质及非药用部分称为“泡”。 12.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的粉末. 13.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有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 14.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 15.煨法:是指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 16.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 17.水火共制:是指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或加入其他辅料进行炮制药物的方法. 18.蒸法:是以水蒸气或附加成份将药物蒸熟的加工方法. 19.单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20.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21.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是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的性质与性能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体现出料的作用. 22.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23.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物寒热温 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24.平性药: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25.寒凉药: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用于热证的药物。 26.温热药: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用于寒证的药物. 27.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因而具有不同的的治疗作用. 28.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9.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和止痛的作用。 30.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31.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泻火热.泻降气逆.通泻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 32. 咸:能软,能下,即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 33.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34.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35.升降沉浮: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即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作用趋向,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36.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它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37.毒:既认为毒是药物的总称,毒是药物作用强弱大小,毒是指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是指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与现代医学毒副作用一致. 38.毒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39.剧毒药:系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或是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的或不可逆的后果. 40.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性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41.七情:是指单行及其相须,相使,相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