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就像把恐龙化石复活
在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有一台上海古乐团(Shanghai Camerata)演奏的名为“普赛尔与亨德尔――17-18世纪伦敦音乐”的古乐音乐会,引起了乐迷们的兴趣。近些年来,有不少欧美的古乐团来过上海,但以上海命名的古乐团,还鲜为人知。因此我怀着浓厚的兴趣欣赏了这台音乐会,令我惊讶的是,音乐会的主角之一、从上海留学美国的上海古乐团创建人高孟麟,不仅在音乐会上吹奏竖笛、演奏希塔隆琴(Chitarrone,鲁特琴家族的一种),而且还演唱假声男高音!一个人在一台音乐会上居然担任三个角色,而且跨越器乐和声乐两个领域,实乃奇才,难得一见。音乐会后,我通过朋友介绍,采访了高孟麟。令我再一次惊讶的是,这位高孟麟今年才27岁――一位年轻的“90后”。他怎么会与“老古董”的古乐发生关系呢?这里肯定是有不同寻常的故事。
那还是要从高孟麟5岁时开始说起,当时他的父母在德国碰到古典音乐的唱片打折,于是买了一大堆回来。高孟麟不明白这是些什么玩意儿,等他到了上小学时才知道,原来这是可以聆听的CD唱片。这些唱片的内容五花八门,高孟麟印象最深的有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还有就是一些古乐的录音,比如平诺克(Pinnock)的维瓦尔第等。这是高孟麟最初接触西洋古乐,没想到由此在他内心种下了古乐的萌芽。
高孟麟出生在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希望儿子以后从医。8岁时高孟麟随父母落户上海。儿时的高孟麟既非常调皮又十分内向,父母想让他学一样乐器活跃艺术细胞,于是在他小学三年级时,跟随上海交响乐团的一位乐手学习单簧管。陆陆续续学了几年,高孟麟的兴趣一般。
14岁时,高孟麟离开上海,留学美国休斯敦Bellaire高中。母亲极力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合唱团,以克服内向的性格,尽快融入当地的文化。说来好笑,高孟麟原先最痛恨唱歌,在上海初中最后学期音乐课期末考试时,他居然用一顿吼叫来表达自己对歌唱的不屑,由此惹恼老师,音乐课不合格。到了美国,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高孟麟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享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在这里四个声部互相交织,一边唱,一边耳朵能听到不同声部的声音,有一种从音乐内部向外看的感觉,这与以前在观众席或音箱前听音乐大为不同。这对当时的高孟麟来说,“简直是给浑浑噩噩的高中生活找到了新的意义”。一年中最让他期待的事就是合唱团的圣诞音乐会――只有在那时候,合唱团才有机会与高中的弦乐团一起排练一部比较大型的作品,而且合唱团的老师总是选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这使高孟麟更熟悉更喜爱古乐了。因为声音成熟较早,高孟麟还担任了合唱团中的男低音独唱。
在合唱团的第三年,有两件事情改变了高孟麟的人生轨迹。第一件是听到了加德纳(Gardiner)录制的维瓦尔第《荣耀经》,给了高孟麟极大的震撼――仿佛发现了古乐的真相!而且在这个录音里他第一次听到了假声男高音,感觉这是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妙人声。第二件事是发现竖笛这个乐器,不光是小学生的玩具,还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非常流行的乐器,吹奏出的声音同样非常美妙,犹如牧童短笛般悠闲自在。
于是,在进入奥柏林(Oberlin)大学后,高孟麟正式开始学习巴洛克竖笛和假声男高音,并迷上了“本真主义”的古乐理念。也就是从这时起,高孟麟彻底放弃了家人让他学医学或者心理学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学习、推广古乐这条不归路。高孟麟原先在合唱团一直演唱男低音声部,现在一下子“直上云霄”改唱假声男高音(又称高男高音),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学校的声乐老师对高孟麟的成功转型也是刮目相看,大加赞赏。
“本真主义”,或者说是“古乐运动”,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乐坛,而今已蔚为大观,风靡全球。现在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欧美古乐团到中国和上海演出,国内也已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古乐迷。但是,总体上来说,西洋古乐在中国大陆的影响还是刚刚起步,尚有值得介绍和推广的广阔空间。高孟麟的古乐梦正逢其时。在学习古乐的过程中,他深感其乐无穷,研究古代的演奏技法、声乐唱法和风格诠释,从而激活古乐的新生命、新活力,就像把恐龙化石复活了一样,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而当时中国大陆的本真主义的古乐演奏演唱基本还是空白,所以高孟麟学习古乐的热情非常高涨,希望有一天能把学习到的收获带回到中国。
在奥博林大学本科期间,高孟麟的假声男高音的学习曾经停顿了一段时间,因为学院的声乐系和古乐系有很深的隔阂,他在学校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一次,古乐声乐的名家Ellen Hargis来奥博林开了一场大师课,高孟麟听后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于是怯生生地问Ellen Hargis大师,能不能成为她的私人学生。没想到Ellen Hargis大师在听了高孟麟的试唱后,很爽快地就OK了。为了觅得真经,高孟麟特意搬到芝加哥,在Ellen Hargis大师家旁边住了一年,每周从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