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原书全书梳理(index)
大题部分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4-7
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实践、继承)8-11【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第七章详谈】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10(概述)+14-18
对马恩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的评价?10-11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1919指导意义第一段+特社的发展成果(13)+19-20后两块两方面来谈:马克思主义焕发生机中国特社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要与革命实践紧密联系的
为什么当代青年要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为什么?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为什么?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具体要怎么做?18+20-23
唯物论【物质观、意识观、实践观】(注意意识的问题既有唯物论也有辩证法)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30-34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和物质,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33-34
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6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39
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基本规律(矛盾观)】
简述联系观(概念、特点-普遍性的三层含义)
联系观对我国的启示41(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动态考察;国内国外)
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1
简述发展观发展的实质;新事物不可战胜;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辨析)“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42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形式、内容;人类社会发展也是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是?为什么?43
阐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3-44
和谐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44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对我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本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45(分析特殊性—抓主要矛盾的思路)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简述质量互变规律46
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47
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简述、扬弃、周期性、前进性曲折性、螺旋式上升)
(辨析)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对】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地位or意义联系和发展、矛盾运动、质量互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无论是宏观把握还是细微分析都有方法论意义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55-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表现在?56-57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58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58-59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59
认识论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63+67主体和客体从根本来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认识论认为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是为了一定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64-65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6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进步性67实践、辩证法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67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过渡的基本条件68-69
(辨析)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真理【错】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真理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表现在?70
如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70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70-71
阐述真理的客观性原理72-73
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72(辨析)有用就是真理【错】(主观真理论的典型)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73-74
阐述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启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76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真理的本性、实践的特点
(辨析)逻辑证明可以代替实践检验真理/可以作为和实践并列的标准【错】
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命题/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价值”的特性
价值评价的特点、在实践中的功能82-83
阐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8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