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泥计划”达标村考评标准
序号 项目 具体要求 分值 备注 一 组织领导 1、建立“春泥计划” 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村妇代会主任、团支书、大学生村官、家长代表等为成员;
2、规范家长学校,学校教学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3、成立未成年人中小队组织,未成年人能够通过该组织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4、建立村校通报机制,未成年人在村表现与学校综合素质评定有机结合;
5、聘请施教区中小学2名老师担任教育顾问和辅导员,指导实施村设计、组织活动;
6、有一支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五老”队伍、民间文化艺人组成的较为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能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7、在暑期,有一支大学生志愿队集中开展服务。 35 二 规章制度 1、健全领导小组、未成年人自治组织、家长学校管理章程;
2、明确教育顾问、辅导员工作职责;
3、建立村校共建、村企共建、城乡结对共建等管理办法;
4、建立未成年人花名册、登记台帐、活动组织、器材场地使用、安全防范等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填写“春泥计划”工作手册。 20 三 活动开展 1、全年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2、双休日、节日、假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4、学生参与面广,家长满意度高。 20 四 阵地建设 1、建有“春泥计划”室内活动场地和室外活动场地,各活动场地在节假日期间正常开放;
2、建有村荣誉室或村史陈列室,将农产品种植基地、传统文化展示馆、农家书屋等阵地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3、引导未成年人担任村广播、墙报、宣传栏的小主人,争当文明使者。 15 五 资金保障 1、村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春泥计划”;
2、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结对单位的作用,多种渠道筹集“春泥计划”专项资金。 10 注:每项得分不得低于该项目总分的60%,合计总分在80分以上为达标村。
附件3:
附件4:
“春泥计划”实施工作活动载体参考菜单
一、孝德实践类
1、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
2、给妈妈洗一次头;
3、给爸爸剪一次指甲;
4、去养老院、老年协会义务劳动一次;
5、义务清扫公共区域;
6、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村”宣传活动;
7、捐一支笔、一本书给贫困孩子;
8、和留守儿童一起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9、“鲜花送军人”服务烈军属、欢送新军人活动;
10、评选小孝星。
二、生态感受类
1、“小记者看中国美丽乡村”采访活动;
2、生态公益月爱心鱼苗认捐放流活动;
3、“小树伴我成长”植树活动;
4、公共绿地包干认养活动;
5、“报纸服装秀”;
6、收集废电池;
7、收集过期药品;
8、“节水一日行”体验活动;
9、“关灯半小时”体验活动;
10、废弃物制作玩具比赛;
11、节约小窍门征集活动;
12、美丽家庭创建活动。
三、文体娱乐类
(一)文化学习类
1、经典诵读;
2、作业结对互助活动;
3、才艺家庭争创活动;
4、“图书漂流”活动;
5、书画比赛;
6、墙体公益宣传画比赛;
7、手工比赛;
8、制作个人网页;
9、制作个人博客;
10、制作电子贺卡。
(二)重温儿时类
1、滚铁环;
2、打陀螺;
3、跳皮筋;
4、造房子;
5、踢毽子;
6、踩高跷。
(三)体育健身类
1、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等球类比赛;
2、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跳棋等棋类比赛;
3、团体操培训;
4、舞蹈培训;
5、套路拳培训。
四、能力提升类
(一)安全自救类
1、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3、游泳安全宣传教育;
4、用电安全宣传教育;
5、避雷避震宣传教育;
6、用药安全宣传教育;
7、蛇犬动物伤害防治培训;
8、防网络沉迷教育培训。
(二)生活自理类
1、辨别农作物、蔬菜、瓜果;
2、做一天家务;
3、当一天家庭小财务;
4、举办闲置物品拍卖、交换超市;
5、网上推销家乡农副产品。
五、社会体验类
(一)村落文化类
1、“看非遗,学非遗”活动;
2、“种文化”新苗活动;
3、竹文化、孝文化、昌硕文化、邮驿文化、农耕等传统文化在我村案例收集活动;
4、寻访地方谚语;
5、搜集地方传说;
6、追溯“我家的移民史”。
(二)传统节日类
1、春节写春联;
2、元宵做花灯;
3、清明祭扫烈士陵园;
4、端午包粽子;
5、教师节写一张贺卡给老师;
6、中秋问候孤寡老人;
7、重阳登高比赛;
8、除夕写封感谢信给父母。
(三)关心发展类
1、“我看家乡新变化”座谈活动;
2、“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讨论活动;
3、“老照片,新发展”家庭相册展示活动;
4、低收入农户跟踪调查活动;
5、“啄木鸟行动”——我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评判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