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1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ppt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1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十一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 2016年3月25日 陈爱国 颜军 第一节 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 一、应激 当个体经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种反应既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 应激—运动损伤模型(Williams和Adersen1998)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生理变化 需求 肌肉紧张 资源 视野变窄 结果 注意分散 潜在的运动应激环境 运动损伤 心理技能的干预 认知干预 唤醒控制 人格 敢为性 竞赛特质焦虑 控制的中心 成就动机 应激源 生活事件 日常冲突 损伤史 应对方式 一般应对行为 社会支持系统 应激控制 药物 图11-1 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因素 (一)应激源 (二)应对资源 (三)人格 (四)其他因素 (一)应激源 1.生活应激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 2.陈旧损伤 3.运动员比赛中的临场应激 (二)应对资源 1.应对行为 2.社会支持 3.应激管理和心理技能 (三)人格 1.特质焦虑 2.控制点 3.成就动机 (四)其他因素 身体活动准备 心理准备 自尊 心理疲劳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 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否认 第二阶段是愤怒 第三阶段是许愿 第四阶段是抑郁 第五阶段是承认 运动员损伤后的认知和情绪反应 (一)运动损伤的认知反应 (二)运动损伤的情绪反应 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的作用 二、常用的心理评估手段 三、心理评估的具体内容 四、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五、心理评估报告 一、心理评估的作用 (一)筛选干预对象 (二)提供干预依据 (三)评估干预效果 二、常用的心理评估手段 (一)观察法 (二)会谈法 (三)心理测量方法 (四)医学检测法 三、心理评估的具体内容 (一)自我概念评估 (二)认知评估 (三)情绪和情感评估 (四)个性评估 (五)应激与应对评估 四、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1)及时、全面、准确 (2)以心理状态为重点,与身体评估同时进行 (3)注重主、客观资料的比较 (4)评估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心理评估量表的标准化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 (一)调整认知 (二)设置目标 (三)积极思维 (四)社会支持 (五)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五) 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1. 酸葡萄效应 2. 否认与移置 3. 投射与升华 4. 避免消极断言 5. 问题定向 6. 表象训练 谢 谢 ! * * * * * * *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