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卷第l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7No、I2004年2月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dmologyFeb2004王伯沆先生与太谷学派传人王明发(南京博物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16)摘要:太谷学派活跃亍清代末年和民国年闻,其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民阍的暗流。王伯沆牲是民国年间的国学大师.他曾投拜于太谷学派二传宗主黄葆年的门下.并与诸多太谷学派传人有 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Y,-4h沆先生与黄葆年、刘鹗、李泰阶、锺泰、王雷夏、周育卿等太谷学派传人之间的交往史实,来展示太谷学派的传承情况,以期引起太谷学派研究者的关注。关键词:王伯沆;太谷学派;传人中圈分类号:L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008.2646(2004)01.85-08王伯沆(1871—1944)先生名瀣,一字伯谦,晚年白号冬饮,又别署檗生、无想居士,南京溧水人,是 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的国学大师。曾先后执教于南京陆师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院校。太谷学派产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其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民间的暗流”。”该学派传播150多年以来,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各阶层都有太谷学派的信服者。尤其值得提的是,许多名人、学者均为太谷学派的门人。直到解放初期,江苏的苏州、泰卅l等地仍有学派的传人在活动和讲学。作为晚清和民国年间的学界名人,王伯沆先生曾投拜于在苏州讲学的太谷学派二传黄葆年的门下,并与诸多太谷学搌门人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纵贯王伯沆先生的一生,特别是加入太谷学派以后,他的师长、同道、挚友、夫人等均为太谷学派弟子。由于太谷学派的组织活动和思想内容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上 一真是个空白。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研究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诸多史料的采撷及通过对王伯沆先生之女王绵女士的多次访谈,撰成此文,以补太谷学派史料之缺劳引起专家学者 的兴趣和重视。一、王伯沆与太谷学派二传宗主黄葆年 黄葆年(1845一1924)。字锡朋,一作隰朋,号希平。江苏泰州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三.故又有黄三先生之称。晚年主讲苏州归群革堂,人称归群先生。又题书斋为“退谷”,遂自号 退谷居士。黄葆年是太谷学派一传李光圻的首席传人,他在苏州主讲归群草堂期间,实现了太谷学派的南北合宗,使太谷学派的传播再掀高潮。太谷学派的创始人为安徽池州石埭人周太谷。其先后五大弟子分别为陈一泉、韩仰瑜、汪全泰、张积 中、李光忻。然而,真正为学派的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则是张积中和李光J圻这一对来自江苏仪征的表兄弟。清同治五年(1866),山东巡抚阎敬铭的部下因贪功而污蔑在山东黄崖讲学的张积中为教匪,进而发兵围剿.造成张积中及门弟子2000余人举山自焚而死,这便是震惊世人的“黄崖事件”。“黄崖事件”后,清政府将此事件定为叛逆,这样,原在大江南北讲学的李光忻不得不将自己的活动转人地下。后来,李光忻逐步得到了曾国藩的谅解,才又较为公开地在大江南北进行讲学活动。到了清光绪庚子(1900)年后,李收稿日期:21303—12—02 作者简介:王明发(1949一)。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博物院图书馆副主任、副研究员。一85—万方数据光忻等太谷学派传人虽已作古,但黄崖一案却得到了昭雪。为了继续太谷学派的传承活动,1902年,李光忻的几个犬弟子刘鹗、毛庆蕃。、程恩培。、杨蔚霞峰人合议在苏州葑门内的十全街成立一个学舍,请原在山东作县官的黄葆年和在江北小规模讲学的蒋文田作为学舍的主讲。由于蒋文田继承的是张积中的道统, 学派中人称其为“北宗”;而黄葆年为李光忻的首席弟子,被称为“南宗”。因此,黄葆年为主、蒋文田为副的被称为“归群草堂”的学舍成立后,便实现了太谷学派南北两派的合宗。黄葆年主讲学舍后,大江两岸拜门者口众,“据闻自大江南北至鲁豫关陇,门下也有一两万人。”8““2’王伯沆先生便是存这个时期投奔黄葆年的。据民国年间南京文献委员会和南京通志馆所编《南京文献》第2l号上钱坤新撰写的“冬饮先生行述” 记载:“闻泰县黄隰朋先生,传周太谷之学,立精舍苏州,往来会学千余人,即诣精舍参谒。见其风貌安泰,侍坐者自然整肃,不觉心醉。请列名弟子籍,自是得间,辄诣苏。帖帖从他门生谨侍起卧。”这段文字记录r干伯沆先生参谒黄葆年并以门弟子的身份“谨侍起卧”之实,以及黄葆年在苏州讲学时会学者韵众多、 归群草堂学风的谨严。由于王伯沆当时已是名满东南的国学大师,所以,黄葆年对这位学界名宿的拜门十分看重。钱坤新在文章中提到:“黄先生知先生刚,欲使稍就柔退,字之日‘伯谦’。”可见黄葆年面对王伯沆,并没有摆出师长的派头,而王伯沆之所以又字“伯谦”,原来是黄葆年所赐。在黄葆年看来,接受像王伯沆这样有名望的学者的拜谒,也许只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