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卡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矽卡岩

矽卡岩   ?? 主要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在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绿帘石等,有时出现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具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晶粒一般比较粗大,块状构造,颜色较深,常呈暗褐、暗绿等色,相对密度较大。矽卡岩有重要实际意义,常和许多金属矿与非金属矿密切相关。   产在火成岩体(主要为中性火成岩及酸性火成岩)与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及火山-沉积岩系接触带或其附近的一种接触交代变质的岩石。其名称来源于硅(旧名矽,为Si音译)和钙(卡为Ca音译)。   主要矿物成分有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绿帘石,其次为硅灰石、电气石、阳起石、绿泥石、石英等。这种岩石是找寻矽卡岩矿床的重要标志,与它有关的矿产是铁、铜、铅、锌、钨、锡、铍、硼等。   形成机理:   柯尔仁斯基于1945、1947、1948、1955年提出了矽卡岩化作用的接触反应交代新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矽卡岩的生成是由于两种化学性质不平衡的介质——碳酸盐岩石和铝硅酸盐岩石在高温岩浆期后溶液作用下,通过接触反应交代而生成。在这里扩散作用(双交代作用)起主导作用,当溶液沿着碳酸盐岩石和铝硅酸盐岩石接触带运移时,发生了钙向铝硅酸盐岩石方向扩散,而SiO2和Al2O3向碳酸盐岩石方向扩散,于是这两种岩石就发生交代,形成某些反应矽卡岩带。另一种类型是接触渗滤矽卡岩。它也发生在碳酸盐岩石和铝硅酸盐岩石的接触带,是由于组分被溶液单方向搬运(渗滤)的结果。 百科名片?? 白云岩 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白云岩含镁较高,风化后形成白色石粉。较石灰岩坚韧。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化学工业中可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等。此外,也用作陶瓷、玻璃配料和建筑石材。另外福建漳州有名为白云岩的景点。 目录 基本性质 开发利用 白云岩(景区) 湖南省新邵白云岩风景名胜区 潮州白云岩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性质 英文名   dolomite;dolomitite;dolostone 性质   白云岩是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矿物组分的碳酸盐岩,颜色为灰白色、浅灰白色。常混入方解石、黏土矿物、菱镁矿、石膏等杂质。矿石一般呈细粒或中粒结构,呈层状、块状、角砾状或砾状构造。白云石属三方晶系,晶体常呈马鞍状菱面体,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为无色、白色或浅褐至深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4,密度2.8~2.9g/cm 3 。不溶于水。煅烧至700~900时失去二氧化碳,成为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混合物,称为苛性白云石;当煅烧温度达到1500时,氧化镁变为方镁石,氧化钙变为结晶α-CaO,白云石是沉积岩中广泛分布的矿物之一。 主要成分   主要由白云石(50%以上)构成的岩石,但常常混有方解石及粘土矿。CaMg(CO3 )2 (白云石),含CaO 30.41%、MgO 21.86%、CO2 47.73%,常含铁、锰的类质同象混入物。属碳酸盐类岩石,外形似石灰岩,以加盐酸起泡微弱区别于石灰岩。主要成分为钙、镁、硅三种元素。白云岩常呈浅黄色、浅黄灰色、灰白色、灰褐色、淡肉红色等,具晶粒结构、残余结构、碎屑结构或生物结构。 常见类别   泥晶白云岩:由小于0.005?毫米的泥晶白云石组成,结构均匀,具显微层理,生物残体很少,有时可见介形类化石,多为原生白云岩。   微- 细晶白云岩:晶体大小不一,晶形颇佳,外貌颇似砂糖,野外可用砂糖状白云岩称之,往往由其他类型的白云岩重结晶而成。   藻白云岩:与藻灰岩相似,即由藻类化石组成的白云岩,我国元古代和震旦纪地层中的白云岩大多属于此类,可能是原生白云岩类型。   生物白云岩及生物碎屑白云岩:可见其中的化石残体,多由生物碎屑灰岩经白云岩化交代作用而成。   内碎屑白云岩:根据其中的碎属大小又可分为砾屑、砂屑、粉屑白云岩。它们常以夹层的形态见于一般白云岩层中。形成于浅海上部或潮间带以上的环境中,其碎屑即由波浪或水流冲击而成。   鲕状白云岩:这是一类次生的白云岩,即由鲕粒石灰岩经白云岩化作用而成。   由于其孔隙度较大,常为石油或地下水的理想储藏层。 成因   就白云岩的成因而言。从其形成条件而言,可将白云岩分为三类:   原生白云岩:原地沉积的白云岩,是在干燥炎热的气候(28~35)下蒸发作用而成。盐度高,水浅(0 ~3 米深的潮汐带上),PH值高于8.3 的咸化潟湖或海湾中形成,也可在陆上咸湖中形成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