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2

一名称由来和节日别称 名称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节日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来历 三端午节的习俗 四 端午节与诗 端午古诗 五月五日? 梅尧臣? ?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 端午诗词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1187--1269)?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彩衣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结束,?时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大逢场慵作戏,?任白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又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後,?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今古。 端午 古诗 端 午 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节 令门.端 阳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之辩:中国的还是韩国的? 六 端午节的反思 ???一、政府重视,文化管理部门重视。这些重视是有意地培育和保护,而培育也加上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现代的有些游戏规则也放到传统文化里头去了,使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必须是有世界性影响的。我们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等只是停留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很平淡,这样不可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 三、必须是有创造性。我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必须有创新并且和现代形式结合的这种新创意,这样才能保护这些无形文化遗产 四。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继承,要 注入现代生命力。 * * 怀集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 历忠 端午节 1 端午节名称的由来和别称 2 端午节的来历 3 端午节的习俗 4 端午节与文学 5 端午节的发展 6 端午节的反思   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此时蚊虫苍蝇滋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阳光开始炽热,百毒齐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另外,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又称“诗人节”。端午节,因家家户户悬挂菖蒲避邪,也称“蒲节”。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 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 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 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 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 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 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 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吴均《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 悬挂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直到今天,赛龙舟已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赛活动。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