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整理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整理教案

《兰亭集序》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点。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3、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式:诵读、引导启发;?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3、《兰亭集序》又怎么来的?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兰亭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字词梳理: 1、正音 癸(ɡuǐ)丑 会稽(kuài jī) 修 禊 (xì) 湍(tuān)流 流觞(shānɡ) 管 弦(xián) 悟(wù) 言 万 殊(shū) 嗟(jiē) 悼 彭殇(shānɡ) 形 骸(hái) 感慨系(xì)之 游目骋(chěnɡ)怀 2、字词 ①、词类活用: 形容词做名词:贤、少、长 名词作动词:带、殇 使动用法:流、游、骋 ②、一词多义:盛、修 ③、其它重要词语 毕、咸、修、映、列、次、幽情、是、所以、极、信 3、句式 ①、状语后置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省略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列坐其次 引以为流觞曲水 ③、定语后置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字词的梳理,可以说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请个同学来读一读一二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四、文本研读 1、通读作品,把握情感 【过渡】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请学生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明确】“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即:(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第2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齐读1、2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何而乐? 作者为何而乐呢?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兰亭之会,四者并具,怎不可乐? A (良辰) 辰雅 △暮春之初 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上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可见,暮春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 △天朗气清(天高气爽,玉宇澄清) △惠风和畅(微风拂拂,暖意融融) B (美景)景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比较: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修禊事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就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亦足以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杜牧诗“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见注释①) D(赏心)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提问“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呢?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明确:游,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这个时候,已经是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精心打造的精神或理想的标尺,是人们灵魂的皈依。 这种感情最后浓缩成一句话“信可乐也” △“也”为什么不用“矣”? “也”语气平缓,“矣”语气激越,这同样是作者的淡泊宁静,清新雅致的人品、文风的体现。 四、课后思考:“乐”是不是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呢? 第二课时 导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