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龙潭湖酒仙桥施组
第一章 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隧道路径为配合本工程电缆的敷设,需新建电缆隧道。新建隧道设计起点接龙潭湖220KV变电站东侧偏南隧道甩口,沿变电站东墙向北至停车场后折向东,穿过左安门内大街后,沿左安门内大街东红线西侧2.5m位置向北至龙潭路后折向东,再沿龙潭路南红线北侧8.5m位置(局部2.5m)向东至龙潭路,再沿龙潭路东路西侧向南约140m后折向东,依次下穿护城河及东二环主路后,终点接入现状电缆隧道下方,线路路径长度约1386.5m,由设计终点分别向南北沿现状隧道下方修建30m支线隧道与现状沟联通。2.建设规模本标段2.6m×2.9m单孔暗挖电力隧道总长768.9m,桩号为0+584.6-1+386.5。其中Ф5.2m直线井5座、Ф8.5m三通井一座、暗三通一座、2.0m×2.3m暗挖单孔电缆隧道总长52.27m。3.工程地质情况1)地层情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形基本平坦。本工程底层按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及一般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5个大层及亚层,限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层,包括粘质粉土素填土层和杂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一般厚度0.9~7.30m。人工堆积层以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1,粘土2层,粉细砂层,粘质粉土1层,粘土2层,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粉细砂3层;粉质粘土层,粉细砂1层,粘土2层及粘质粉土3层。新建暗挖电缆隧道主要穿越: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1,粘土2层,粉细砂层,粘质粉土1层,粘土2层,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2)地下水情况本次勘察期间(2013年8月上旬~中旬)于钻孔中实测到3层地下水。第1层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31.52m(埋深8.7m),仅在18号钻孔发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第2层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23.61~30.25m(埋深8.2~15.6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第3层地下水水头标高为18.78~23.34m(埋深16.2~21.00m),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第2层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粉细砂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粉质粘土层和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为其相对隔水层。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工程含水层为区域潜水及承压水含水层,水量较大,对隧道施工带来严重影响,易引起流砂、流土,造成隧道顶部及侧壁围岩坍塌失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堵排水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本工程8#井前后50m(0+584.6 ~0+684.6)及10#井到终点(0+862.6~1+386.5)共2段隧道受第2层潜水影响,采用全断面注浆闭水措施;该区段内的竖井(8#、10#~13#)下部也需要进行全断面注浆闭水措施。4.设计情况说明4.1主要工程材料a、混凝土:喷射混凝土C20,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8%(重量比)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大于16mm;模筑混凝土C40,抗渗等级P6(埋深≥10m时,抗渗等级采用P8);锁口圈梁、圈梁混凝土C40;隧道积水井周圈混凝土为C30混凝土;垫层、人行步道混凝土C15。b、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不小于600g/㎡)c、砌体材料均为MU15页岩砖,M10水泥砂浆。d、钢筋:HPB300;HRB400;4.2浅埋暗挖法施工设计a、隧道净断面尺寸: 本工程隧道选用形式:2.6m×2.9m单孔隧道。隧道净宽2.6m,直墙、圆拱、仰拱底板,净宽2.6m,起拱线2.25m,矢高0.65m,净高2.9m。隧道结构为:喷射砼+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砼(二衬),隧道初衬厚度为0.25m,二衬厚度为0.25m,隧道内设有人行步道,双侧安装电缆支架,间距1m,隧道内设通常地线。b、纵断面:新建暗挖隧道大部分区段位于现状市政管线以下,覆土5.5m-15.4m之间,隧道纵坡控制在0.5-30%之间。施工前需严格控制核查现有管线、障碍物位置及高程,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c、为防止坍塌,开挖前出必须沿拱顶环向打超前小导管,每榀拱架设1排。通过超前导管向地层加注改性水玻璃,加固地层。d、本工程电缆隧道施工需要考虑地下水对本工程电缆隧道的影响,采取全断面闭水注浆措施。e、纵向连接筋沿拱架内外侧按环向间距每米设一根。f、为保证喷射混凝土支护与地层密贴,要及时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每进尺5米需进行一次背后回填注浆。注浆孔布置在拱顶,两侧交错布置,且回填注浆管要背对开挖方向,错后掌子面5米步距跟进,Ф32mm钢管纵向间距2m。注浆压力应小于O. 4Mpa。背后回填注浆配合比:水泥、砂比1: 1.5~1:1.3 (重量比),水灰比1:1~1: 1.1。g、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撰写发明专利ppt课件--如何撰写发明专利.pptx VIP
- 双螺杆泵产品样本.pdf VIP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题附答案(中考真题).docx VIP
-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金属凝固原理及塑性成形原理部分,基础知识点概括,考研必备).pdf VIP
- FANUC发那科 3.12机器人基础功能-全备份以及镜像备份操作.pdf VIP
- 2025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创伤急救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 《现代物流学》(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10章 现代物流学(第4版).pptx VIP
- 智慧农场建设方案.docx VIP
- FANUC发那科 4.15机器人通讯支持-Profibus通讯设置(机器人做从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