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兔防治
森林防治与控制
——野兔防治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的统计,最近11年,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平均年发生面积840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5%左右,年均直接损失880亿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已成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纵观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历史和最近10多年的发生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1)外来有害生物不断传入,在局部地区扩散蔓延迅速。以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日本松干蚧、红脂大小蠹、椰心叶甲、蔗扁蛾、刺桐姬小蜂、红火蚁、刺槐叶瘿蚊等为代表的外来有害生物不断传入,一些种类传入后持续扩散。(2)常发性有害生物此起彼伏,发生面积居高不下。以松毛虫、杨树食叶类害虫、蜀柏毒蛾、杨树天牛类害虫、纵坑切梢小蠹、杨干象、华山松大小蠹、萧氏松茎象、云南木蠹象、桉树青枯病、森林兔(兔)害等为代表的常发性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和危害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一般约占全国发生面积的60%-70%。(3)偶发性有害生物时有发生,在个别年份成灾严重。以松叶蜂类害虫、黄褐天幕毛虫、栗山天牛、沙棘木蠹蛾、黑翅土白蚁、杨干透翅蛾、杨树溃疡类病害等为代表的偶发性有害生物在个别年份或局部地区暴发成灾。(4)经济林有害生物危害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加重。以枣大球蚧、苹果蠹蛾、竹蝗、刚竹毒蛾、油桐尺蠖、板栗疫病、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毛竹枯梢病、肉桂枯枝病等为代表的经济林有害生物给林区经济和广大林农造成较大的损失。(5)荒漠植被有害生物日显突出,生态损失加剧。以灰斑古毒蛾、春尺蠖、梭梭漠尺蠖、柽柳条叶甲、大沙兔、子午沙兔为代表的荒漠植被有害生物在生态脆弱西部地区造成较大的危害。近些年来,野兔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亚洲、美洲及欧洲地区最为严重,这种危害主要表现在农业和林业上。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这种危害很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其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在确保能防止兔害,且不损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各国都在尽力寻求最为科学的防护措施。
我国“十五”期间年均完成造林1亿亩, 新增森林覆盖率1.66个百分点,为实现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有害生物特别是林地兔兔为害形势也日趋严峻。到2005年发生面积达1.4亿亩,经济损失超过880亿元,成为世界上发生面积大,损失较重的国家。除华东、华南以外的所有地区都有发生,而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野兔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尤其在榆林、延安和渭北地区分布数量较多。以草本植物为食,但是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食物匮乏期啃食新栽5年内的幼树树皮、树叶、嫩稍和枝杆。特别是啃食树皮,破坏树木输导组织,导致树木死亡。1998 年陕西省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工程,新造人工林中,由于野兔连年危害,造成苗木死亡率平均在50%以上,个别地块苗木死亡率高达100%。受害严重的树种有刺槐、侧柏、油松、山桃、山杏、枣、梨等。据榆林市定边县森防站2002年11月的调查,当地野兔的种群密度达到242只/km2。2002 年冬季和2003年春季在榆林、延安、咸阳3市造成严重危害的面积达12. 37 万hm2严重威胁到陕西省造林绿化成果。兔科动物作为一个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几乎遍布全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兔形目动物是草食性的,不仅是为了食草果腹,还因其牙会不停地长,和老兔一样需要通过大量啃食磨牙控制牙的生长,故对草原、农作物、林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在历史上,曾使许多国家生态遭受巨大的破坏。我国也是兔害发生重灾区,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报道,目前,我国森林兔害除了华东、华南以外的所有地区都有发生,而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危害的种类有草兔、东北兔、雪兔、灰尾兔、华南兔。据预测,我国森林兔(兔)害每年发生面积将突破 133.32林面临直接威胁。根据最近 5a 调查,我国林业兔(兔)害年均 发 生 面 积 达 到 126.67 万 hm2, 比 上 世 纪 末 增 加 了58.3%,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 18%,比上世纪末增加了 8 个百分点。目前,青海省兔形目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尤其在农林牧交汇海东地区、三江源局部地区,分布数量较多。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食物匮乏期啃食新栽 7a内的幼树树皮、树叶、嫩梢和枝干。特别是啃食树皮,破坏树木输导组织,导致树木死亡。据青海省林业局森防站统计,截至 2008 年 10 月底,青海省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2hm2;预测 2009 年发生兔(兔)害 15.6 万 hm2。自 2000 年青海省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们仅对平安县新造6413hm2 退耕地结合每年(2000~2008 年)造林检查验收和每年补植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