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能力方面: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归纳总结的结果中体会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具有各民族的特色。同时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和顾恺之;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
王羲之和顾恺之的字与画;石窟艺术的特点
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如同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图画映入我们的眼帘。的确,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文明就像是一串串的明珠,永远放射出迷人的光彩。每当我们看到这些,一种骄傲、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容是文学艺术及其成就。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王羲之和顾恺之
1、“书圣”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出示王羲之画像和《兰亭序》的摹本,向学生讲解:东晋王羲之,东晋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做过东晋的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集书法之大成,独创一家。他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又是书法的多面手,特别是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我们观赏他的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令人赞叹和陶醉。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后人尊称他为“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兰亭序》写于公元353年。此序共324字,笔势开放俊朗,结构十分严谨。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个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王羲之自己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也认为这是行书的绝代佳作。王羲之的妻子和7个儿子都爱好书法。尤其幼子王献之,能继承他的书法艺术,也是笔飞墨舞,人们尊称他为“小圣”把他父子合称为“二王”。
2、“三绝”顾恺之
出示《女史箴图》并讲解: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擅长人物画。所谓人物画,是指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画人物,难度很大。顾恺之的人物画,其特点是“传神”和“神气”, 即刻画人物质性格和内心世界,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只要他点眼睛,画中的人就像要活了一样。他对艺术非常精心,如醉如痴。而且,他还是一个绘画的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家。所以,人们赞誉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这位绘画大师,他的绘画题材很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都有。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少量的摹本,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两幅画,在绘画技巧上,比较准确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线条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同时,从画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感的某些侧面。这两幅画卷是我国艺术宝库里极宝贵的遗产。但《女史箴图》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英国所掠,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内只能看到此图的复制品。
二、辉煌的石窟艺术
1、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2、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强调一下石窟开凿的时间、地点,之后出示有关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图片,使学生对石窟艺术有直观的印象,自己学习。
课堂小结:
项 目 人 物 朝 代 代表作品
书 法 王羲之 东 晋 《兰亭序》
绘 画 顾恺之 东 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北 朝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北 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01.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习题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习题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02.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案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案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3课 华夏之祖 教案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3课 华夏之祖 课件01.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3课 华夏之祖 课件02.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3课 华夏之祖 习题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课件01.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课件02.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习题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学案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人教版)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学案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岳麓版)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教案02.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岳麓版)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习题01.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岳麓版)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课件01.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专用(岳麓版)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习题0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