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导学案.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屏”》导学案 知识目标] 1.积累“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因地制宜”等词语。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德育目标]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预习讲学-----不看不讲 1、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 0 0 0 )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 陈从周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家,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作为散文作家,他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以及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纳凉( ): 帷幕( ): 伧俗 ( ) : [来源:学。科。网Z。X。X。K] ( ): 雅俗之分: 造型( ):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阅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从课文中找出屏风的特点 A、 B、 2、阅读2——4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2)屏有哪些作用? 3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引用的古诗词, 感受浓浓的诗意,并尝试着理解。 (1) (2) (3) [来源:学§科§网Z§X§X§K] 2 开头? 中间? 结尾? 引用的说明方法[来源:学_科_网] 4、品味情感 你认为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或词语能看出来? 5、拓展延伸 (1)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 (2) 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 答案: 预习讲学-----不看不讲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纳凉(nà liáng):享受凉爽。纳:享受. 帷幕(wéi mù):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伧俗 (cāng? sú) :粗俗、鄙浅。 缓冲(huǎn? chōng):使冲突缓和。 雅俗之分:高雅和粗俗的区别。 造型(xíng):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阅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从课文中找出屏风的特点 A、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 B、实用与美感相结合。 2、阅读2——4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第2段),屏的种类(第3段),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第4段) 。 (2)屏有哪些作用? 分隔作用 艺术点缀? 可以挡风? 流动空间? 缓冲视线 3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引用的古诗词, 感受浓浓的诗意,并尝试着理解。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 《秋夕》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上几分暗淡与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在用夏日用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来源:Zxxk.Com] tu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3)“闲倚画屏” “抱膝看屏山” —张恨水《金粉世家》 “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2.文章引用古诗词有何作用? 开头? 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 中间? 补充屏风定义,语言生动有趣 结尾? 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引用的说明方法 作用: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品味情感 你认为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是怎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