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玉米区南非种质的利用与改良-中国种业.docVIP

黄淮海夏玉米区南非种质的利用与改良-中国种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淮海夏玉米区南非种质的利用与改良-中国种业

黄淮海夏玉米区非洲种质的改良与利用研究 孟彦 袁业帅 朱伟 孟自力 刘卫星 闫向泉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 476000) 摘要:利用非洲种质抗病性强的特点改良黄淮海现有种质,可以显著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和抗逆性。CM07组配的组合产量及抗病性表现较好,ZB903及ZB905组配的组合产量差异较大,抗病性不稳定,表明直接利用非洲种质的效果并不理想,瑞德×(唐四平头+非洲种质)是黄淮海比较理想的杂种优势模式之一。 关键词:玉米;非洲种质;种质改良; Huang Huai Hai the summer corn region of Africa Germplasm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Research MENG Yan, YUAN Ye-shuai, ZHU Wei, MENG Zi-li, LIU Wei-xing YAN Xiang-quan (Shangqi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Henan 476000) Abstract: Using of African germplasm disease resistance stro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mprovement Huang huai hai the existing germplas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stress tolerance of hybrid seeds. CM07 equipping hybrid seeds of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is good, ZB903 and ZB905 equipping hybrid seeds of larger yield differences, disease resistance instability, Showed the direct use of germplasm in Africa is not ideal, Reid × (Tangsipingtou + African germplasm) is the Huang Huai -Hai of heterosis modes of one. Key words: Maize; African germplasm; Germplasm improvement 黄淮海夏玉米是我国三大玉米优势区域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6亿亩左右。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6.8%和36.1% [1]。我国不是玉米的起源地,玉米育种和生产对外来种质的依赖程度高达60%[2]。种质改良是我国玉米育种的永恒话题,是玉米育种水平进步的必要过程,是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先决条件。黄淮海夏玉米的种质资源太狭窄,瑞德与唐四平头、瑞德与PB群的杂种优势模式占70%以上。种质资源狭窄已经成为限制玉米育种水准进一步提高的“瓶颈”[3],影响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只有提高我国的种质创新能力,才能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5],所以,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在杂交种的种质资源上找新的突破口。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长期以来同温带种质遗传交流较少,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温带玉米育种不可多得的异源种质[6]。赞比亚、埃色额比亚、坦桑尼亚等非洲热带玉米含优质蛋白质,高抗倒伏,抗病性强,可以用来改良国内材料的不足,在育种中加以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组合的亲本有商丘市农林科学院2009年利用赞比亚等非洲优良种质选育的ZB903、ZB905、ZM08、CM07和郑58、昌7-2、PH6WC、PH4CV等。配制16个组合见表1。 其中ZB903为坦桑尼亚的优质白色杂交种F1,2009年夏季开始自交,连续自交7代于2012年夏季稳定;ZB905为赞比亚的优质黄色杂交种F1,2009年夏季开始自交,连续自交7代于2012年夏季稳定;ZM08为肯尼亚的优质白色常规种与昌7-2杂交后,连续自交7代于2012年冬季稳定;CM07为埃色额比亚的优质黄色杂交种F1与昌7-2杂交后,连续自交7代于2012年冬季稳定。 表1 不同试验处理 Table1 Different experiment treatments 处理号 组合 处理号 组合 Treatments Variety Treatments Variety 郑58×ZB903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