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光中散文《下游的一日》的节律美.docVIP

浅析余光中散文《下游的一日》的节律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余光中散文《下游的一日》的节律美   摘 要: 余光中的散文饱含文人气息,读来朗朗上口,原因之一就是符合汉语中的节律之美,即他在字词上运用大量双声叠韵和各种形式的重字叠词,在句子和成分上运用排比、反复与顶针等辞格,使散文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余光中 散文《下游的一日》 节律美   散文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富有节奏性,“无论韵文、散文还是口语,只有运用优美的节奏表达思想感情,才能使言语发挥最佳的表达效果”[1],余光中的散文便把握住了优美的节奏与动人的旋律,用蓝墨水谱出了一首首天籁之曲。本文以散文《下游的一日》为例,从文中大量运用的双声叠韵、重字叠词和押韵情况,以及排比和顶针等辞格的角度欣赏余光中散文透出的音乐之美。   一、用词之美   “适当地运用重字叠词和双声叠韵,可以协调音调,使语言节奏感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2],余光中的散文和他的诗歌一样,都在用词方面颇为考究,词语中音色异同相间,形成一种回环往复、回味无穷的声韵之美,在突出表达情感的同时,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敏感的特质。   (一)双声叠韵   ①“此刻,潜在他意识深处的,是一个含糊的,有点隐隐发痛的欲望。”   ②“于是自豪之中,又感到深沉的哀伤。他的生日就是这样:名义是登高望远,慷慨逍遥,但脚下是不幸,是受苦受难的大地。”   ①例是余光中在进行演讲时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望,想要去自然中与真诚的朋友谈些真实的想法。面对着眼前这些听众,他渴望那盯着自己演讲的不是像希腊神话中令人心悸的百眼兽,不是失了灵魂只寻求获取表演乐趣的看者,但这在他看来似乎是种奢求。双声词“含糊”读音上给人一种类似联绵词的感觉,而“适当运用同声或同韵复叠的方法可以增添语言的音乐性,因为同声或同韵复叠犹如音乐中的和声,能产生音响和谐美”[31],富有很强的音乐效果,与叠词AABC式的“隐隐发痛”一同很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失望和心痛无奈的心理情绪。②例中双声词“慷慨”,叠韵词“深沉”和“逍遥”,以及叠词ABAC式的“受苦受难”同样犹如一把大提琴缓缓流出的相似而低沉哀伤的几个音符,加强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过往战乱年代回忆的忧伤之情与痛苦之感。   (二)重字叠词   ①“湛湛的江水,巨幅长玻璃外自在地流,蓝悠悠,几只水禽在晚秋的艳阳里闪着白羽。”   ②“上星期六他经过一方水池,见一朵孤莲在秋日的金阳里抵抗十月底的凉风,不禁立定了怔怔而视,直到他打出一个喷嚏。”   ③“到现在他仍清晰记得,火光中,凹凸分明,阴影森森,庄严中透出狞怒的佛像。”   ①例中作为典型优美的环境描写,“湛湛”和“蓝悠悠”不仅在画面上呈现出晴朗洁净之感,还在音乐节奏中给人一种重复与延长之味,使情感绵延不断,令人沉醉其中。在歌曲《历史的天空》曲谱中,有两个小节是 | 6 1 1 12 | 3 5 5 0 |, AA式与ABB式的叠词,相当于分别对应的1 1和3 5 5,颇有言不尽之意。且“流”和“悠”押韵,有信手拈来便成趣的意味,更有十足的声韵之美,读来更觉余音绕梁。②例中一朵凉风中的孤莲将作者的思绪固定在这偶然相遇的瞬间,惊异于它的孤独与顽强,竟在此季节如此安静地在自然中生存着,或许想到自己的生活现状,或许想到这世间的纷扰,作者竟“怔怔而视”。这个词非常准确地再现了作者彼时的姿态、情绪与心理,令人读之即深入其境。③例中作者回忆幼年因战争随母亲奔波逃命,躲于佛寺中害怕又恐惧的心理,“阴影森森”ABCC式有种笛曲中吐音略略停顿却相互连接的感觉,类似于《葬花吟》四小节中 | 1 - - 76 | 2 2 0 76 |和| 3 - - 63 | 2 2 0 62 | 中的76 2 2或者63 2 2,情感非常形象展现了出来,音乐感油然而生。   二、韵律之美   ①“这是珐琅瓷油成的亮晴天,空中有许多蓝,蓝中有许多金,有谁要晴朗的作品,这就是。”   ②“在苏州发高烧,劫后和桥的街上,踩满地的瓦砾,尸体,和死寂得狗都不叫的月光。”   ③“这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建筑,设计人的品位显然倾向纯净主义,那样豪爽地大量使用玻璃,引进几乎是泛滥的光。真的,现代建筑是雕塑的延长。整座校舍像一颗坦然开放的心,开向天光。”   从古至今,作文常用句尾押韵的方式使阅读更顺畅,不仅达到了作者所要追求的传情达意之效,而且使读者对下文产生了相应的阅读期待,正是因为“押韵是使句子形成声韵律节奏周期的重要手段,它使句与句之间形成了同音色与异音色相间往复的韵律美”[4],所以大量的押韵方式的使用,令余光中的散文呈现出自然而然、巧夺天工的独特美感。现代诗文中,常有的押韵方式有随韵、抱韵、排韵、交韵等,不同的方式所表达的效果也各有差别。①例中“天”和“蓝”,“金”和“品”,随韵的使用,前后压了两个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