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宗教场所
摘 要: 早期宗教场所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遗存,对研究古希腊人早期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荷马史诗”中,反映的宗教场所主要有神庙、坟墓和家宅庭院等。此外,许多宗教活动的举行并没有固定的宗教场所,如在沙滩边、航船上、战场前等地方古希腊人也可能根据自身需要随机举行各类宗教活动。到公元前8世纪,随着希腊社会开始进入全面复兴之时,神庙亦随之普遍出现。
关键词: “荷马史诗” 宗教场所 神庙
古希腊的宗教场所是希腊人举行诸如祈祷、献祭、圣餐等宗教活动的集中场所,具有一定的肃穆性和神圣性。到目前为止,我们从已取得的考古成果看,希腊史前时期的宗教场所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祭拜神灵的场所,如洞穴庙、山峰庙、圣树庙、宫殿和家宅内的神祠及少量独立存在的神庙建筑等;二是祭拜英雄的场所,如墓穴庙。在这些祭拜场所中,考古发现了大量献祭品,如金制或铅制的斧头、陶制或金属制的手工艺品、各种陶器小模型及动物和人的小雕像等。很显然,这类遗迹实际上并不具备任何的实用功能,再加上考古发掘出来的很可能用于祭祀活动的各类动物的骨头,更使我们坚信它们曾经确实是在那些地方举行过某种宗教祭拜活动。而到了城邦时代,神庙已经成为宗教活动最为集中的场所。
那么,“荷马史诗”①在这一方面究竟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呢?毋庸置疑,“荷马史诗”在宗教场所方面的记述不可避免是相当零星的、散乱的,经过科学分类梳理,依然可以筛选到这方面的有效信息。在“荷马史诗”中,荷马向我们展示出来的宗教场所主要有神庙、坟墓和家宅庭院等。当然,实际上许多宗教活动的举行并没有设置在固定的宗教场所,如在沙滩边、航船上、战场前等地方希腊人会根据自身需要随机举行不同的宗教活动。
从“荷马史诗”我们可以看到,专门用于宗教活动的神庙已经出现。在《奥德赛》一书中,仅涉及神庙建设的地方就有两处。一处是“仪容如神明的瑙西托奥斯迁离那里,来到斯克里埃,远离以劳作为生的人们,给城市筑起围垣,盖起座座房屋,给神明建造庙宇,划分耕种的田地”[1]116,事实上,瑙西托奥斯的做法成为后来希腊大殖民时期建立新型城市的模板。另一处是“如果我们能回到故乡伊塔卡,我们将立即给赫利奥斯?许佩里昂建造豪华的神殿,献上许多贵重的祭品”1]261,奥德修斯的几个同伴可以决定建造一座神庙,这说明当时神庙的规模可能比较小,但是可以肯定,作为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神庙在当时已经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从“荷马史诗”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神庙已经基本具备城邦时代神庙的一般特征。例如,“目光炯炯的雅典娜说完,转身离开心爱的斯克里埃,来到喧嚣的海上,很快到达马拉松和街道宽阔的雅典城,进入埃瑞克透斯的建筑坚固的居所”[1]133,很显然,“埃瑞克透斯的建筑坚固的居所”便是供奉埃瑞克透斯和雅典娜的神庙,而且里面极可能供有他们的神像,同时可以推测出至少在荷马时代,人们便有了神庙是神的居所这种观念。而“华美的波塞冬神庙附近有一座会所,用巨大的石块建成,深深埋在土里”[1]126则表明当时神庙已经拥有和城邦时代相类似的神庙广场,以便于人们举行祈祷、献祭、圣餐等宗教活动。此外,荷马时代还出现了负责管理神庙的祭司,如“在他们到达高城上雅典娜庙的时候,庙门有基塞斯的女儿、美颊的特阿诺打开……特洛亚人使她担任雅典娜的祭司”[2]159;而“拉奥戈诺斯,就是伊达山的宙斯的祭司,被人们敬如神的奥涅托尔德勇敢的儿子”[2]433。
坟墓是“荷马史诗”反映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在《伊里亚特》中,为帕特罗克洛斯举行的葬礼和竞技[2]585-620。在古希腊,坟墓崇拜历史源远流长,最初它可能是源于古老的氏族祖先崇拜,据考证早在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坟墓便已经成为古老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如伊文思在克诺索斯附近的基萨德(Gypsades)发掘出的称之为“神庙陵墓”(Temple Tomb)便是墓穴庙的典型。该庙建于克里特文明的黄金时期,它依陵墓边缘建有一座两层的建筑物,厅堂内有蓝色的天花板和支撑大厅的石柱,在屋旁的岩石上还凿有一个洞室。一般认为它是克诺索斯王的陵墓,其内部的葬品早被劫掠一空[3]33。从陵墓附近的遗迹看,人们在埋葬死者时可能在此举行了大规模的葬礼活动,当然在此之后人们可能在此坟墓前举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祭拜活动。在迈锡尼的竖井墓和圆顶墓上面曾发现厚厚的灰烬层和动物遗骸,陵墓旁边则一般附有一定的建筑物、祭坛和祭祀物品等。这种坟墓前的祭祀活动,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的。在早期希腊人看来,如果对氏族祖先殷勤献祭便可以获得祖灵的佑助,若怠慢则有可能招致亡灵的降灾。到后来,祖先崇拜则逐渐蜕变成英雄崇拜,人们在所谓的英雄坟墓上或附近筑建专门祭拜他的神庙,这样,墓穴庙随之变成独立的英雄庙(或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