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无此物 何处觅清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房无此物 何处觅清欢   【摘 要】本文主要从命名、产生缘由、功能、发展历史、形制、质地、结构等方面来介绍古代的文房用具砚滴,让读者对于砚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砚滴 功能 形制 质地 结构   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之一,它虽然没有文房四宝重要,但也是古人书房里经常能见到且深受古人喜爱的文具之一。“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1]“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2]这些都是古人诗句里关于砚滴的描写。可见,古人对于砚滴是并不陌生的。   砚滴亦称书滴、盛滴器、水滴、水注等,因其早期形制以蟾蜍、龟等为多见,又称砚蟾、蟾滴、龟滴。砚滴,从名字来看,是与砚台和水有关的一种文房用具,《汉语大词典》里对砚滴的解释为“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可见其功能是砚台磨墨时添水用的。其实,在砚滴产生之前,为砚台添水的文房用具已经出现,那就是水盂。宋代学者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里写道:“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这段话阐明了水盂的出现时间早于水滴。那么,既然已经有了水盂,为什么还要生产砚滴这种添水用具呢?原来,水盂的口一般比较大,给砚台添水时,特别是墨快干要加点水润墨时,水盂中倒出的水有时候会过多,影响了书写。于是,人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对水盂的形制加以改进和创新,最终制作出水流细缓、且可以通过按压进水口控制水流的砚滴。宋代何?e就曾经在《春渚纪闻?铜蟾自滴》一文里描述过自己看到的一个古铜蟾蜍砚滴:“古铜蟾蜍,章申公研滴也。每注水满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殒则滴水入研,已而?屯拢?腹空而止。”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所见砚滴出水速度之慢、出水量之少。这也正是砚滴与水盂相比最大的特色之所在。   砚滴出现时间虽然晚于水盂,但据史料记载,最迟到汉代砚滴已经出现。西汉刘歆的《西京杂记》是到现在为止能查阅到的最早记载砚滴的著作。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晋灵公冢甚瑰壮,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如新,王取以为书滴。”可以看出,汉代已有砚滴。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现存最早的砚滴也是东汉时期的,比如东汉陶质三足蟾蜍砚滴、青釉蛙形砚滴[3]、东汉玄武砚滴[4]、熊形玉砚滴[5]等。但这一时期直至唐宋时期的砚滴,尽管数量上有所增加,形制还是比较简单的,多以玄武、兔、蟾蜍、辟邪、麒麟、羊、熊、鹿等祥瑞动物为主,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祸的美好愿望。从元代开始,砚滴形制开始丰富起来,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砚滴制作和使用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的砚滴,在形制上摆脱了前代主要以祥瑞动物为造型的传统,而更加贴近当时的社会生活。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富有情趣的植物、动物、人物等,都成为砚滴形制的题材。甚至还出现了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题材,比如明正德年间的素三彩刘海戏金蟾砚滴[6],清代的紫砂彩绘伯牙抚琴砚滴[7]等。同时还出现了集笔插、笔架于一身的多功能砚滴。到了民国时期,因书写方式的变革,砚滴的使用者逐渐减少,砚滴制作开始走下坡路,无论形制的丰富性上,还是制作的精致程度上,跟明清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关于砚滴的质地,民国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曾写道:“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书中讲到了砚滴早期的质地主要是铜,这从一些文献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元代陆友撰写的《研北杂志》曾经提到一个铜制砚滴:“李仲芳家有南唐金铜蟾蜍砚滴,重厚奇古,磨灭处金色愈明,非近世涂金比也,腹下有篆铭。”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一书里,有一段话表明了当时文房陈列的标准清单:“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其中的“旧古铜水注”指的就是铜制的砚滴。瓷砚滴最早出现于西晋,随后南北朝的几百年间,随着青瓷业的勃兴,瓷砚滴逐渐普及,使用者越来越多。宋元以后,我国陶瓷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瓷砚滴的制作更是盛极一时。专门论述砚滴的著作《中国历代砚滴》里,共收录了晋至现代的砚滴近200款,其中瓷砚滴就占了百分之九十多。《砚滴收藏与鉴赏》一书里,共收录唐至现代的近150款砚滴,瓷砚滴也占了百分之八十多。从中可以看出,砚滴的材质,主要还是以瓷为主,这与我国陶瓷制造业的兴盛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当然,除了瓷、铜之外,砚滴也有以玉、石、紫砂、木、锡、银、象牙、鹿角等为材质的,但这只占了砚滴中极少的一部分,平常也很难见到。   砚滴出水细缓,得益于它的结构特点。从各地收藏单位和藏家收藏的砚滴来看,大多数砚滴形制都比较小巧精致,长宽高基本上不超过十厘米,有的甚至不到五厘米。同样是注水于砚的用具,砚滴和水盂有很大的不同。水盂一般只有一个口,整体呈扁圆形,圆口鼓腹,平底、圈足或带足。虽然,有一些水盂会做成动物、植物等形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