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编电影《洛丽塔》中透视的消费主义文化.docVIP

文学改编电影《洛丽塔》中透视的消费主义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改编电影《洛丽塔》中透视的消费主义文化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洛丽塔》于1955年首次出版,出版后作品备受欢迎,同时也饱受争议,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大量的艺术作品被复制、被翻拍。1962年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将该小说搬上了银幕,收获了众多的好评,同时电影被提名多个不同的奖项,最终赢得了奥斯卡改编剧本奖,一度成为经典影片。对《洛丽塔》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的分析和解读的作品不胜枚举,其中对电影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原著与改编电影的差异、电影中所使用的戏仿手法以及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黑色幽默风格等。本文以消费主义为出发点,通过电影《洛丽塔》所呈现的电影画面,反映的社会现实状况,阐述消费主义影响下人们极度放纵的享乐主义所带来的道德缺失和人生悲剧,从而引以为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在美国发端,50年代开始向西欧扩散,70年代已经蔓延至法国、德国和英国,如今,更是凭借全球化的趋势向世界各地蔓延。在我国也出现了“房奴”“车奴”“奢侈消费”“借贷消费”等消费现象。伴随着西方消费文化的发展与蔓延,消费主义文化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对经济的作用和贡献逐渐加大加重, 而且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也从原来所扮演的“边缘角色”一跃成为了“时代的主角”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社会学家们开始尝试以“消费主义”或者“消费文化”为研究范式, 对当代消费观念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性质进行了探讨。斯克莱尔认为:“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是为全球资本主义这部车子提供动力的燃料。”[1]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同时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在物质活动的消费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思维和价值取向,它时不时左右着消费者的爱好和兴趣、道德和思想,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   电影的主打海报中,洛丽塔眼神犀利,带着红色的心形眼睛,性感的红唇十分引人注目,同时红唇上配一根白色的吸管,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以这样的海报表现形式,刻??出了洛丽塔热爱时尚,注重外表的“小妖精”的形象特征。影片中,亨伯特在黑兹夫人的花园里第一次见到洛丽塔:洛丽塔惬意地躺在草坪上,浅蓝色宽帽檐下一头金色的长发,带着潮流个性的墨镜,穿着花哨的比基尼在看时尚杂志。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这样的着装打扮正是电影电视、杂志广告所推崇的时髦。同时影片中还多次出现这样的镜头:洛丽塔坐在行驶的小汽车上,嘴里嚼着口香糖,各种姿势地翘着小腿,哼着歌曲。由此可见,洛丽塔喜欢这种放纵的享乐方式。亨伯特也通常投其所好,多次购买口香糖、薯片、太阳镜、迷你裙、网球拍、笑话书等作为礼物送给洛丽塔,博得她的欢心。   随着电视电影等新型传媒的飞速发展,美国年轻人的主要精神消遣就是观看影片。洛丽塔很爱看电影、看杂志,喜欢追逐电影明星,并一心想要成为演员。她还在上学的时候,出演了奎尔蒂导演的校园戏剧,并认识了他。后来洛丽塔生病住院期间愿意跟奎尔蒂一起走的原因就是,奎尔蒂答应洛丽塔为她争取好莱坞的片场合约。而亨伯特在洛丽塔住院期间,精心为她挑选的文学书籍,如艾略特的诗歌集等根本不是洛丽塔感兴趣的,她始终盯着自己手中的时尚杂志看,甚至于跟亨伯特聊天,她的视线也不曾离开过手中的杂志。上学期间她还经常逃课、撒谎。她在看书时通常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不到两分钟就把书籍丢到一边。她喜欢的是时尚的电影海报、热闹的爵士乐等这样的庸俗流行文化,她的精神消费需求也就止步于追求这些庸俗的东西。   由此可见,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洛丽塔追求的消费主义观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自我满足、自我放纵的欲望占主导地位,她的内心世界中一直把享受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影片通过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洛丽塔的消费主义观也反映和揭示了美国现实社会中普遍的、大众的青年人的消费观念。   二、 道德缺失   著名作家苏童曾说:“乱伦和诱奸是猥亵和肮脏的,而一部出色的关于乱伦和诱奸的小说竟然是高贵迷人的。”[2]这样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经过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改编搬上银幕之后,也同样高贵迷人、不失所望。继父和女儿的不伦之恋,虽然唯美、迷人,让人痛心惋惜,但却始终无法超越道德界限和社会价值的批判。说到底,洛丽塔一直将享受生活作为生活的理想和目标,为了维持这种状态,眼前的捷径便是依靠亨伯特;反之,亨伯特为了亲近洛丽塔,利用物质和金钱来使其臣服。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之下,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使得日常行为和生活逐渐偏离了社会道德是非,走向扭曲。   电影采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影片开始就呈现了亨伯特枪杀奎尔蒂的场景。蓄意谋杀的画面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荡然无存,血淋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